男女主角分别是郝紫山贝元霜的其他类型小说《退亲农女要翻身,我靠空间种田养崽郝紫山贝元霜 番外》,由网络作家“虞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苏暖一心想着将来的事,却不知道她在镇上买棉布的事,无意间被苏玉看到了。苏玉是去镇上送饭的时候,看到苏暖的。当时苏暖只顾着和摊主讨价还价,根本没留意到她。苏玉在不远处,亲眼看着苏暖买了一匹质量上乘的细棉布,心里的疑惑更多了。苏暖离开后,苏玉看着她的背影好半天,才提着篮子去了肉铺。张屠夫正在铺子里歇息,看到苏玉,便抢过篮子,说道:“你怎么现在才来,我早就饿了。”苏玉心不在焉的坐下来,完全没听到张屠夫说什么。饭吃到一半,又有人来买肉。等张屠夫给顾客切好肉,回头一看,苏玉已经走了。苏玉心里有疑惑,但又不想跟张屠夫说,因此便回了娘家。她一进门便道:“娘,我今天看到二姐去镇上了。”余氏正在烧火做饭,完全没将她说的放心上,“去就去吧,关我们什么事...
《退亲农女要翻身,我靠空间种田养崽郝紫山贝元霜 番外》精彩片段
苏暖一心想着将来的事,却不知道她在镇上买棉布的事,无意间被苏玉看到了。
苏玉是去镇上送饭的时候,看到苏暖的。当时苏暖只顾着和摊主讨价还价,根本没留意到她。
苏玉在不远处,亲眼看着苏暖买了一匹质量上乘的细棉布,心里的疑惑更多了。
苏暖离开后,苏玉看着她的背影好半天,才提着篮子去了肉铺。
张屠夫正在铺子里歇息,看到苏玉,便抢过篮子,说道:“你怎么现在才来,我早就饿了。”
苏玉心不在焉的坐下来,完全没听到张屠夫说什么。
饭吃到一半,又有人来买肉。
等张屠夫给顾客切好肉,回头一看,苏玉已经走了。
苏玉心里有疑惑,但又不想跟张屠夫说,因此便回了娘家。
她一进门便道:“娘,我今天看到二姐去镇上了。”
余氏正在烧火做饭,完全没将她说的放心上,“去就去吧,关我们什么事?”
“可她回来时,买了那么大一匹细棉布。还有我昨天也在镇上见她了。她背了好几斤粗粮,还买了一罐羊奶。你说她哪来的钱啊?”
余氏不耐烦道:“管她呢,只要她不找我们借钱就行。”
“你说她会不会有什么生钱的门路,要真是借钱的话,她怎么舍得买羊奶?”
“她一个黄毛丫头,哪有那么大的本事,那钱肯定是借的。”
余氏不相信苏暖有什么挣钱的本事,但苏玉却觉得这事不简单。
从娘家出来后,苏玉没回自己家,而是偷偷去了沈家。
等崔氏赶到沈家这边时,苏暖已经炖好了一锅红烧肉。
红烧肉里面不仅有炖的嫩嫩的豆腐,还有放了野葱和生姜,香味直冲人的鼻子。
苏玉还没走到跟前,就闻到了扑鼻的肉香。这下她越发确定,自己的二姐肯定是找到什么生财的路子了,不然不会吃这么好。
一墙之隔的苏暖根本不知道苏玉来过的事,她正在享受美味的红烧肉。
红烧肉炖的十分软烂,豆腐也已经入味,配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简直让人停不下来。
苏暖足足吃了两碗米饭才停下筷子,韩氏没她胃口大,但也吃了整整一碗米饭。
饭后,苏暖撑得不想动。
韩氏接过洗碗的活,边洗边道:“暖暖,要不今天你别进山了。既然这酸奶这么值钱,我们以后只做酸奶就行了。”
“娘,酸奶只吃一个新鲜,刘家那边的酸奶生意,终究是不长久的。”
苏暖并不想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刘家那边,所以采药的事情也不能落下。
“马上就要过冬了,我得趁着天还暖和,把山上能挖的药材都挖了。这样我们才能多攒些钱,多买些过冬的东西。”
北地的冬天有三四个月,遇到大雪封路,去一趟镇上会很不容易,所以他们至少也得攒三个月的粮食和柴炭。
苏暖下午照常去了山里,边走边挖一些认识的野菜和药材,只是走到一半的时候,却觉得有人在跟踪自己。
她不动声色,故意绕到一处山坡,这才看清跟踪自己的人是苏玉。
苏玉也背着一个筐子,筐子里面还有几棵野菜。
苏暖明白过来,她在山上遇到苏玉,绝不是巧合。多半是苏玉看她又买粮又买羊奶,以为她是发了什么横财,所以才跟踪她来了山上。
苏暖想明白苏玉跟踪自己的原因,就不躲也不避,采完野菜和药材后就去了镇上。
苏玉远远的跟在她身后,就见苏暖去了镇上的一户人家里,等出来的时候,手里就多了一罐羊奶。
怎么又是羊奶?
苏玉一时有些想不明白,苏暖买这么多羊奶做什么。
没等她想明白,苏暖已经走远了。
这次苏暖直接回了家,再也没出来。
等在沈家附近的苏玉有些不甘心,她觉得苏暖一定是有什么挣钱的途径。
也许是和那羊奶有关。
不行,明天自己一定要起个大早,非得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才行。
苏玉存着这桩心事,晚上只睡了两三个时辰,没等天亮就起来了。
等她在沈家外面的院墙旁藏好,天才微微亮。
等了不知道多久,苏暖才打着哈欠从房间里出来。
一番洗漱后,苏暖便开始做饭。
苏玉冻得腿都有些麻时,苏暖刚煮好一锅羊奶。
为了去膻,苏暖照常往里面放了些杏仁,还放了一勺白糖,这样羊奶喝起来不仅没膻味,反而又甜又香。
苏暖和沈言都喝了一碗。就连不爱喝奶的韩氏都喝了半碗。
羊奶可是好东西,苏暖昨天刚想起来,羊奶对肺很好,常服还能让人增强体质。
苏暖昨天买羊奶本来是为了让苏玉上钩,后来想起羊奶养人后,就决定让家里人每天都喝上一碗羊奶。
等他们一家人吃完早饭,天也渐渐亮了。
苏暖约莫着苏玉应该早就来了,便跟韩氏说了一声,抱着柳姨娘给的那个青花罐去了镇上。
苏玉忍饥挨冻的等了半天,终于等到苏暖出门,精神不由一振,赶紧跟了上去。
苏暖到了镇上,就直接去了刘家。
门房的老婆子早得了嘱咐,看到苏暖,便放她进去了。
这里苏暖刚进去,苏玉便扭扭捏捏的过来了。
老婆子不认得她,问道:“你找谁?”
“我找我二姐,就是刚才进去的那人。”
“你找她啊,她去给我们柳姨娘送酸奶了。你在这里等一会儿吧!”
苏玉眨了眨眼睛,什么酸奶,她小心的问道:“那什么酸奶,你家柳姨娘很爱吃吗?”
“当然爱吃,别说柳姨娘,就是我们家大小姐也喜欢那酸奶,说它虽是用羊奶做的,可是一点膻味都没有。”
羊奶,那酸酪竟然是用羊奶做的。
那一瞬间,苏玉觉得自己打探出了苏暖挣钱的秘诀,不等老婆子说完话,就匆匆走了。
留下老婆子一脸诧异,“这年轻妇人怎么好生奇怪,说走就走了。”
等苏暖出来时,老婆子便跟她说起这事,“刚才有个年轻妇人,说是来找你,但是没等一会儿就走了。”
苏暖只轻轻一笑:“她是不是打问那酸奶的事了?”
老婆子道:“是问了两句。”
苏暖笑道:“没什么,估计是等得有些不耐烦了。等我回去,再问她吧!”
想必苏玉知道了她挣钱的秘密,此时一定去买羊奶了。
只是苏玉虽然知道了酸奶制作的秘密,但为了万无一失,接下来一整天,她时不时就过来一趟。
苏暖确实把那罐羊奶在阳光下晒了一整日,直到天黑才拿回屋子里。
苏玉也终于把心放了下来,看来这酸奶的制作方法确实简单得很。
当然回去以后,苏玉就在第二日,依葫芦画瓢,把自己买回来的羊奶都晒在了阳光底下。
此时的苏暖则背着筐子去了镇上,筐子里面不仅有酸奶,还有她准备的一些吃食。
这些天经常往镇上跑,时间久了,苏暖也发现了一件事,镇上那些摊子上的吃食做的非常粗糙。
苏平安跟她抱怨过好几次,说是摊子上的吃食难吃得很,上档次的食肆,食物的味道是好了,但价格也贵。只有镇上的有钱人才能吃得起。
余氏每个月给的钱不多,苏平安靠着给同窗抄功课才能隔几天才能去一次食肆。
现在他把抄功课的活计给了沈言,自己收入大减,就没有钱再进食肆了。
苏暖听他抱怨了几次,想着自己每天都要给刘家送酸奶,可以顺便给他送一份午饭。
一方面是投桃报李,一方面则是想着利用给苏平安做午饭的机会,做些吃食生意。
苏平安跟她提过,教书的周先生学识很好,因此整个私塾差不多有百十来个学生。
能够上得起私塾的人,大多家境不错,手里有几个闲钱。
只要用食物的香味勾住他们的鼻子,不愁没有客人上门。
今天苏暖带给苏平安的午饭,就是下了本钱的。
发酵好的白面用猪油煎成火烧,两个火烧,一个加了一整块肉饼,一个加了煎鸡蛋,配上苏暖调的酱汁,闻着香气扑鼻。
还有一摞子鸡蛋葱花饼,烙的金黄。
苏暖特地卡着时间到的私塾,这个时候已近中午,周先生已经提前回家了,私塾们的学子也正要准备去吃饭。
当苏暖来到私塾门口,取出带给苏平安的火烧时,好多学子的目光都落在了他们姐弟身上。
私塾中有一半的学子都是镇上人,但也有一半是临近村子的人。
他们中午回不了家,除了家里没钱的选择带饭,其他人都是去镇上买些吃食。
而镇上的吃食味道很不怎么样,所以看到苏暖手里的火烧,好几个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那火烧上面。
其中有一人甚至主动上前问道:“这火烧里面加的是什么,闻着好香啊!”
苏暖还以为送上好几次饭,才能钓到这些学子开口,没想到第一天就能有人主动询问,便笑道:“其中一个夹得是肉饼,另外一个夹得是煎鸡蛋。”
那学子大概与苏平安关系不错,闻言不由羡慕道:“还是苏老弟有口福,像我们这种没有姐姐的人,只能去摊子上吃那些寡淡无味的面条了。”
苏平安这时候已经接过火烧,大概是饿得很,迫不及待的就咬了一口。
火烧外酥内软,里面夹得肉饼鲜香多汁,配着咸香的酱料,简直美味的不行。
“二姐,这火烧真好吃!”苏平安现在眼里只有手里的火烧,连那学子说什么都没听到。
这一幕落入那学子的眼中,他看上去越发羡慕了。
苏暖看他眼馋,便递给了他一块鸡蛋葱花饼,“家里做的普通吃食,小兄弟要是不嫌弃,就吃一块。”
鸡蛋葱花饼是用苏暖从山上挖的野葱和土鸡蛋做的,因为舍得放猪油,饼皮酥软得很,味道不比火烧差。
那学子早饭只喝了一碗稀粥,肚子早就饿了,手不由自主的就伸了过去。
一口饼下去,那学子的眼睛立时亮了,“这饼真好吃。苏家姐姐,你这饼这么多,不如卖给我几块吧!”
苏暖故意推辞了一下:“既然你喜欢吃,那我再给你两块,给钱就算了。”
“不行,这钱一定得给。”那学子直接掏出了五个铜板,“姐姐把饼都卖给我吧。”
这次不等苏暖推辞,苏平安已开口道:“姐,你就收下吧!我这同窗周寒有个有钱的舅舅,平时根本不差钱。”
既然苏平安这么说了,苏暖顺势就把钱收了下来,然后把带来的鸡蛋饼都卖给了这个周寒。
周寒接过饼的时候,还问了一句:“苏家姐姐,你明日还来吗?”
“来,平安抱怨镇上的饭难吃。我以后会每天都来给他送饭。”
周寒笑道:“那就好。那苏姐姐以后给他备饭的时候,能不能帮我也准备一份?我一个月可以给你三钱银子做饭钱。”
三钱银子,就是三百文钱。一天的饭钱就是十文钱。
这个价钱,已经给的相当大方了。
苏暖便笑道:“怎么不能,这是举手之劳的事,就是不知道你爱吃什么,明天我多做一些送过来。”
周寒道:“我除了不喜欢吃萝卜和芹菜,其他饭食都可以。”
苏暖认真的记下,毕竟这算是她的第一个吃食顾客,以后还指着对方多帮她宣传宣传呢!
第一次做吃食,就接到了生意,苏暖往回走的时候,脚步都比平时轻松几分。
山上的药材越采越少,而且药材采回来还要晒干,这样一来,并不是每天都能靠药材挣钱。
酸奶倒是每日都有进项,可柳姨娘口味刁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喝腻。
因此苏暖才会想做吃食生意。之前不做是因为没有本钱,现在她手里有好几两银子的本钱,无论是置办炊具还是食材,手头都很方便。
路过铁匠铺的时候,苏暖进去订了个煎锅。
如今天冷了,村里到镇上要不少距离,要想食物热的慢,就得做一些油煎的东西,比如火烧,比如烙饼,比如水煎包。
只是家里的铁锅是用来炒菜的,煎火烧和烙饼都不是很方便。
今天上午煎火烧的时候,有两个火烧没掌握好火候就煎焦了。
而煎锅就合适多了,有了煎锅,就是不会厨艺的韩氏也可以帮忙烙饼了。
只是要定一口铁制的煎锅要三百文钱。
之前那口小铁锅,因为锅边有个瑕疵,在铁铺里放了好久都没人买,所以让苏暖捡了个漏,只花了一百多文钱。
现在一口煎锅却要这么多钱。
苏暖掏钱的时候,都有些心疼。要不是卖酸奶挣了不少钱,她还真舍不得花这么多钱。
果然,等苏暖来到那户卖奶的人家时,就听他们说,家里的羊奶已经被人都买走了。
羊每天产奶的斤数都是一定的,这户人家就喂了一只母羊,每天只产两三斤左右羊奶。
苏玉一下子把羊奶买光了,苏暖自然要空手而归。
苏暖没买到羊奶也不失落,接着又问了几家养羊的人家,却被告知,他们家的羊奶,也都被人买走了。
不用说,这一定是苏玉干的好事。
苏暖没想到她这么贪心,不过贪心点也好,这样得到的教训就更深刻。
今日恰逢镇上有集市,苏暖没买到羊奶,就想去集市上碰碰运气,看有没有山鸡野兔什么的,买回去也能炖汤。
只是今天没有猎户来集市,苏暖逛了一圈,也没看到山鸡野兔,倒是看到一个老羊倌牵了头产奶的母羊。
那母羊头上插着草标,看着倒像是贱卖的意思。
“老人家,你这母羊怎么卖啊?”
老羊倌伸了伸手指,“三百文钱,只要你拿得出三百文,我就把这母羊卖给你。”
三百文,竟然这么便宜?
要知道就是论斤卖,这么大一只母羊,怎么也得卖一吊钱。
老羊倌叹气道:“不瞒你说,我这母羊是得病了,生下小羊后,一直都不好好吃草料,也不让小羊喝奶,生生把小羊给饿死了。”
“卖羊肉的屠户嫌它有病,只肯出二百文钱,我一气之下跟他吵了一架,这才把羊牵到了这里。”
清河镇养羊的人多,镇上平时不缺羊肉,羊肉的价格不仅比猪肉低,而且不如猪肉好卖。
再加上老羊倌的母羊还生病了,所以屠户才狠命压价。
三百文买一个母羊其实挺合算的,但是得弄明白这母羊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苏暖的目光落在母羊身上,又问了老羊倌几个问题。
“这母羊生产之前还好好的,等生下小羊羔后,就成这个样子了。”
老羊倌也不知道母羊得的是什么病。
苏暖仔细打量了母羊几眼,还上手摸了一下,结果却发现这母羊的体温有些高。
怪不得屠户狠命压价呢,原来这母羊发烧了。
苏暖不是兽医,但耳濡目染,懂得一些浅显的医理。
现在看母羊这个样子,很像是得了急性乳腺炎的样子。
苏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把这母羊买下来,万一是急性乳腺炎呢,自己手里有方子,完全可以治好这母羊。
母羊刚生产没多久,正是产奶的时候,要是病治好了,一天至少能挤两斤羊奶,到时候就不用每天买羊奶了。
就这样,苏暖花了三百文,把这只母羊买了回来。
她把羊牵回来后,韩氏很快就迎了上去。
“暖暖,哪来的母羊啊?”
苏暖道:“我花钱买的。这母羊生了病,羊主人急着出手,就让我买下来了。”
听到苏暖只花了三百文钱,韩氏道:“贵倒是不贵。但这母羊生了病,这羊肉还能吃吗?”
“我买它不是为了吃肉。这母羊的病,我能治。”
苏暖刚说完,韩氏就问道:“暖暖,你还能给羊治病?”
“以前家里人会给牲畜看病,所以我也知道一些。”
反正韩氏和余氏平时也不见面,她也就随便捏了个借口。
母羊两天没有吃喝,又走了这么长的路,很快就趴在地上不动了。
苏暖看母羊的情形不太好,要是再不救治,只怕熬不了几天了。
她仔仔细细回想了一遍,又试着上手摸了一下,这次终于确定,母羊得的就是急性乳腺炎。
而救治的方法也简单,只要有蒲公英就行。
苏暖昨天刚去山里挖了些野菜回来,这些野菜里就有蒲公英。
新鲜的蒲公英捣烂,直接敷在患有乳腺炎的地方。
当她把清凉的药膏敷上去时,母羊叫了几声,但因为没有力气,很快就放弃了抵抗。
除了外敷,还要内服。
苏暖让韩氏帮忙看着母羊,自己又去厨房熬了一锅蒲公英汤剂,掰开母羊的嘴,一点一点的喂它喝下。
这样折腾了半天时间,母羊的精神终于比回来时好了许多。
苏暖喂了它几棵蒲公英,它也慢吞吞的吃完了。
能吃东西就是好事。
想必再过一天,母羊就能恢复健康了。
张家这边,当张屠夫从镇上回来,发现苏玉买了几大罐羊奶时,立时暴跳如雷。
“你个败家娘们,老子在外面辛辛苦苦挣钱,你可倒好,用老子的辛苦钱买这些没人喝的羊奶。”
苏玉虽然有私房钱,但她舍不得动,花得是张屠夫平日里存的钱,因此她此时也有些心虚,没敢大吵大闹,反而解释道:“当家的,你听我说。我发现了一个挣钱的路子。你不知道,我二姐最近巴上了刘家,天天往刘家送酸奶,听说得了不少钱呢!”
事关挣钱大计,苏玉也顾不上吃醋了,直接把苏暖怎么挣钱的事说了出来。
“酸奶,酸奶是什么?”张屠夫听得一脸茫然。
“我听刘家的婆子说,那酸奶是用羊奶做的。”苏玉说道:“这酸奶的做法应该不难,回头我把这做酸奶的方子偷学回来。以后我们也能卖酸奶挣钱了。”
张屠夫却有些将信将疑,但苏玉跟他一再打包票,保证过上几日就能把买羊奶的钱挣回来,他也只能暂时相信。
毕竟这羊奶买都买回来了,就姑且信她一回吧!
苏暖不知道崔氏要偷学她的方子,她此时正帮母羊揉搓产奶的地方。
大概是蒲公英起了作用,母羊并没有怎么反抗,看样子似是舒服了一些。
苏暖有了信心,晚上的时候,又给母羊按揉了半个时辰。
第二天天亮后,苏暖又给母羊做按揉时,才顺利挤出了温热的羊奶。
而原来一直萎靡的母羊,精神也好了许多,甚至还有了胃口,啃食起了院子里的杂草。
苏暖摸了摸母羊的体温,温度已经降下去了,看来救治及时,母羊的病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不过母羊两天没有吃喝了,挤出来的羊奶并不多。
苏暖也怕母羊的病还没好,把挤出来的羊奶都倒了。
早上照样煮的是前天买的羊奶。
苏暖煮羊奶的时候,总觉得有人在偷看她,猛一回身的时候,眼角余光看到了一片衣角。
不用猜了,肯定是苏玉。
苏暖煮完羊奶,便将喝剩下的羊奶放在阳光下,用不高不低的声音自言自语道:“好了,这样晒上个两三日,酸奶就发酵的差不多了。”
苏玉就躲在不远处,将苏暖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原来制作酸奶的法子就这么简单。
这里一大片都是居民区,而且从房子的外观来看,住在这里的人应该是有些积蓄的。
苏暖来镇上这么多次,已经把镇上的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
卖苦力的人喜欢去小摊吃东西,虽然味道不大好,但是分量大。
有钱人追求味道,常去有档次的食肆,只是价格比较贵。
苏暖没想过要跟前两者抢生意,她准备做的吃食生意,针对的是县城的中等人家。
这些人家虽然没那么有钱,但花几文钱买个吃食,还是能接受的。
她这次准备的吃食,除了酸奶松饼和奶包,还有火烧。
酸奶松饼每个都有巴掌大小,酥软又有奶香。
奶包是甜馅的,里面包着红豆沙。
火烧是肉火烧,里面夹的是煮好的猪肺和两片五花肉。
这些吃食都不贵,一个都只要两文钱。
住在水井巷的田娘子最近有些发愁,原本在他家厨房做饭的老妈子回了乡下,新来的老妈子做饭的水平不怎么样,让原本就挑食的儿子越发不爱吃饭了。
这不,又到了午饭的时候。
可老妈子端上来的饭菜,儿子冬哥是一点都不想吃。
田娘子正在发愁,就听到有人在叫卖吃食。
“卖松饼了,又甜又香的松饼……”
冬哥没吃过松饼,一听就知道是个新鲜吃食,马上嚷嚷道:“娘,我要吃松饼。”
田娘子瞪了儿子一眼,放着家里的饭不吃,非要吃什么没听说过的松饼。但她到底心疼儿子,怕他饿坏身体,最后还是打开门走了出去。
“小姑娘,你的松饼怎么卖的?”
田娘子本来还怕外面的吃食不干净,但是看见苏暖后,这顾虑就消失了一半。
苏暖今日来县城,特地穿上了沈言刚给她缝好的新衣,月白色本身就是很干净的颜色,苏暖又把自己拾掇的很爽利,连指甲都细心的修剪过。
因此田娘子扫了一眼,就看出她是个爱干净的人。
这样的人做的吃食肯定干净,吃着也放心。
苏暖大大方方的笑道:“松饼一个两文钱。奶包和火烧也是一个价格。奶包是红豆馅的,火烧是肉馅的。”
“给我来一个松饼和一个奶包,我家孩子爱吃甜的。”田娘子想到冬哥不爱吃肉,就没要火烧。
苏暖微笑道:“要是买给孩子吃,一个松饼和一个奶包恐怕不够,嫂子再给我一文钱,我多给你一个松饼怎么样?”
五文钱买两个松饼和一个奶包,还是挺合算的。
田娘子没有拒绝,又多掏了一文钱,买了两个松饼和一个奶包回去。
从田娘子家离开,苏暖的叫卖声又吸引了不少客户上门。
这时候正是家家户户吃午饭的时辰,听到街上有卖吃食的,家里有挑食的孩子,或是饭还没做好的人家,不免来问问价格。
苏暖卖的吃食不贵,火烧松饼奶包都只要两文钱。
有不爱做饭的妇人,就买两个火烧回去,给自家男人吃。
家里有孩子的人家,则在孩子的央求下,买一个松饼或是奶包。
不到两刻钟的时间里,苏暖带来的吃食就都卖完了。
为了怕吃食卖不出去,苏暖做的并不多,每样吃食都只做了十份。
这样算下来,就是六十文钱。
而成本是在二十文钱左右。
一天挣四十文钱并不算多,但长此以往,也是笔不小的收入。
何况苏暖今日只是试水,拿来的吃食并不算多。
“好香!”苏暖一进厨房就闻到了馅饼的香味。
“娘,你这馅饼做的不赖啊!”
韩氏听了这夸赞,扭头笑道:“是暖暖你教的好。”
“阿言说明天准备去县城,所以我就用你教的法子发了面,只是第一次做,怕做不好,就先练练手。”
“正好,胡二叔的儿子回来了。他明天要回县城,我已经跟他商量好了,明天让他带我们去县城。”
“有人带你们去,那再好不过了。”
正说着话,沈言也来了厨房。
苏暖就把请胡二叔帮忙挖菜窖的事情说了出来。
韩氏一边盛饭一边道:“暖暖你怎么想到挖菜窖了?”
苏暖接过自己的那碗粗粮稀饭,“马上到冬天了,家里得存点过冬的蔬菜。而且有了菜窖,我们就能多囤点粮食了。”
沈言一听这话,就知道苏暖还在想着鞑子会南下的事。
“那你打算囤多少粮食?”
苏暖低声道:“越多越好。粗粮细粮,我都要囤一些。还有红薯,马上就要霜降了,霜降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挖红薯。到时候,我准备买上几百斤红薯。”
韩氏吓了一跳:“几百斤,买这么多红薯做什么?”
苏暖道:“一半用来过冬吃,一半蒸熟了晒干。晒好的红薯干既能当粮食,还能当零嘴。”
“既然要买这么多红薯,那干嘛还要囤那么多粮食?”韩氏有些不明白苏暖的打算。
沈言却知道,“暖暖这么做,大概是应对鞑子可能会南下的事。鞑子一旦南下,肯定会把沿途的村镇抢劫一空。所以就算鞑子最后会退兵,但粮价肯定会涨。”
苏暖笑道:“还是相公聪明,我就是这么想的。”
“那暖暖你打算把粮食藏哪?”韩氏问道:“如果鞑子真要来,我们肯定要往山里跑。但那几百斤粮食,可不好往山里带。”
苏暖胸有成竹道:“我已经想好了。等菜窖建好后,你们就知道了。”
关于藏粮食的事,苏暖特意卖了个关子。
不是她不信任韩氏,而是这事确实得等菜窖建好后才能说明白。
明天不用去镇上卖熟食,苏暖想起已经有三天没给刘家大小姐做点心了,就花了点心思,不仅做了几个雪媚娘,还做了些酸奶松饼。
松饼刚做好,胡二叔就带着几个人来了家里。
原来丁税涨钱了,好些人家都在发愁这件事,听到苏暖又要挖菜窖,这几个人毫不犹豫的就答应来帮忙。
胡二叔本来打算明天过来的,但这几人急着挣钱,因此就催促着胡二叔带他们过来了。
苏暖只想早点把菜窖挖好,当然不会嫌人多。
胡二叔很快选好了菜窖的位置,就在羊圈的对面,菜地的另一边。
人多就是力量大。
一个下午过去,菜窖就挖了两米多深。
按着苏暖的要求,菜窖并不是常见的圆形和方形,而是长方形。菜窖的长比宽要足足多出三米。
胡二叔当时还劝苏暖道:“这样挖的话,长形菜窖可比方形菜窖用的青砖多。”
苏暖当然知道,可她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她只是说:“胡二叔你就照我说的挖吧,我就喜欢长形的菜窖。”
没办法,这菜窖是她用的。胡二叔也只能依着她的意思。
第二天,天色刚微微亮,韩氏就起来了,借着晨曦的微光,开始在厨房烙馅饼。
等苏暖醒来,韩氏已经烙了十个馅饼,不得不说,这煎锅就是好用,连韩氏这样厨艺不精的人,都能把馅饼烙的金黄酥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