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秦思语宋童生的其他类型小说《换穿后,我替原主虐翻极品亲戚全文》,由网络作家“念之如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夫妻两个经过一夜和谐相处,早上起来空气中都散发着甜滋滋的味道。早饭很简单,一碗野菜粥糊糊,跟几个小菜。秦思语喝了一口,竟然发现里面握着一个鸡蛋。秦思语向王氏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多谢大伯母。”王氏也笑着道:“快吃吧,吃完今儿你们好要去镇上。”秦思语点点头。孟氏扒拉着自己碗里的粥,撇撇嘴道:“大嫂,都是一家人吃饭,凭啥给小二家的开小灶啊?”孟氏想着:要开也应该是给我儿开。我儿可是宋家未来的希望。不过这话,孟氏到底不敢说出来。毕竟景怀还需要家里供养。王氏:“这鸡蛋是小二家自己出的。弟妹要是也想吃,明儿早上把鸡蛋放厨房,嫂子一准给你做了。而且,这事娘也是同意了的。”宋婆子嗯了一声,又白了一眼孟氏道:“让你尝个味就行了,哪来那么多话。”孟...
《换穿后,我替原主虐翻极品亲戚全文》精彩片段
小夫妻两个经过一夜和谐相处,早上起来空气中都散发着甜滋滋的味道。
早饭很简单,一碗野菜粥糊糊,跟几个小菜。
秦思语喝了一口,竟然发现里面握着一个鸡蛋。
秦思语向王氏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多谢大伯母。”
王氏也笑着道:“快吃吧,吃完今儿你们好要去镇上。”
秦思语点点头。
孟氏扒拉着自己碗里的粥,撇撇嘴道:“大嫂,都是一家人吃饭,凭啥给小二家的开小灶啊?”孟氏想着:要开也应该是给我儿开。我儿可是宋家未来的希望。不过这话,孟氏到底不敢说出来。毕竟景怀还需要家里供养。
王氏:“这鸡蛋是小二家自己出的。弟妹要是也想吃,明儿早上把鸡蛋放厨房,嫂子一准给你做了。而且,这事娘也是同意了的。”
宋婆子嗯了一声,又白了一眼孟氏道:“让你尝个味就行了,哪来那么多话。”
孟氏只能继续撇撇嘴。
吃完早饭,宋景怀先爬上了牛车。秦思语跟宋景之坐在了牛车前面。赶着牛车就出发了。宋家三兄弟也挑着桶出门。一大早,秦思语就发现好多人从大青山挑水下来浇灌田地。
“今年干旱好像还挺严重。”
宋景之点点头道:“有些严重,不过我们住在大青山脚下。村里也有河水流过。哪怕村里没水了,山上也会有的。”
秦思语点点头。
没一会就到了村口。宋景之停下来牛车。
一个婆子拎着篮子爬上了牛车。
“今儿是宋小二赶牛车啊。你们小两口今儿要去镇上啊。”
宋景之嗯了一声,跟秦思语介绍道:“这是桂花婶子。”
秦思语扬起笑容甜甜道:“桂花婶子好。”这无害的笑容,让她在末世,多次被坏人轻视,而实现了反杀。
如此特别的打招呼方式,让桂花婶子一愣。反应过来后,连忙学着秦思语打招呼的方式道:“小二家的好。”
“小二家的,昨儿多谢你救了嫂子。”
桂花婶子立马介绍道:“这是宋大柱家的,你叫大柱嫂子就行。”
“嫂子好。”据原主的记忆,这个时代的女性,除非没了丈夫,才能被叫自己的本名。比如桂花婶子,去年丈夫没了。才可以被称为桂花婶子。而眼前这个嫂子,称呼她得带上她男人的名字。
大柱家的笑了笑。从怀里拿出一个熟鸡蛋递给秦思语道:“小二家的,嫂子没啥好的,只能送你个鸡蛋了。”
秦思语愣愣的看着手中的鸡蛋。她觉得给她吃的人,都是好人。
“多谢嫂子。”
牛车出发了。晃晃悠悠四十多分钟,终于到了镇上。镇门口有一块一人高的石碑,刻着清水镇。旁边还有个茶摊。
宋景怀下了牛车,就自个儿走了。桂花婶子跟大柱家的,给了一文钱的车费,跟两人打了招呼后,也走了。
牛车不能进镇上,宋景之花了两文钱,就将牛车停在了茶摊旁边搭的棚子里。
两人相视一笑,进了清水镇。
秦思语左后打量了几眼道:“这镇子好像挺大的。”
宋景之将背篓里面的竹筒拿出来,递给秦思语道:“先喝口水。”
秦思语刚好有些渴了,打开盖子,直接喝了起来。
宋景之道:“这清水镇有码头,还有官道。所以这儿来往的商人很多。往北走,通向县城,东边是码头,我们刚才停牛车的地方,是通向南边的。这镇上有好几条街呢。我们去码头那边。那里东西最全。”
秦思语点点头,她听懂了,这清水镇就是个交通枢纽嘛。靠着江边,怪不得今年没怎么下雨,可宋家村人没放在眼里。
两人来到东大街,路两边都是摊子。宋景之拉着秦思语在首饰摊子面前停下。
宋景之:“娘子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秦思语笑着打量起摊子上的货物。还别说,挺齐全的。光头饰都有好几种。秦思语很喜欢发带,便选了三对发带。
秦思语将发带比划在头上道:“好看吗?”
宋景之脸色微红,点了点头。
“嗯,我也觉得好看,付钱吧。”
“好的,客官,六文钱。”
宋景之:“你不再选点别的?”
秦思语也不客气,又挑了三对发带。
见宋景之拿起一个粉色头花,秦思语连忙退后一步道:“我可不要这个。”
宋景之只能放弃,手又伸向发簪区域。被秦思语一把抓住。
“发带就可以了,付钱吧。”秦思语不是想给宋景之省钱,只是前世,因古风流行,她真的见识了太多精美的头饰。这摊上的款式,她还真看不上。
宋景之见秦思语真的不要,干脆付了钱。
秦思语忽然闻到了香味,她来回打量,看到了个卖包子的小摊。立马拉着宋景之往前跑去。
“老板,我要四个包子。”
卖包子的老板满脸笑容的包起了四个包子道:“八文钱。”
宋景之立马递上八文钱。老板将油纸递给秦思语。
秦思语接过肉包子便啃了一口。吃一口,满嘴流油。可吃了一半,秦思语便觉得有些腻了。这包子摊的包子,大多都是卖给附近的村民或者码头扛货的伙计。这些人最缺少的便是油水。所以这包子铺的包子馅大多都是肥肉。
她将包子递给宋景之道:“给你吃。”
宋景之也没嫌弃,直接接过就吃了起来。
秦思语有些腻,看到了馄饨摊,便又拉着宋景之去了馄饨摊上。她怕不好吃,便道:“要一碗馄饨。”
秦思语坐在馄饨摊上,还四处打量,看有啥好吃的没。
这一举动,让宋景之轻笑出声。
秦思语好奇道:“你笑什么?”
宋景之:“原来你不喜欢首饰,喜欢吃。”
“嗯。”秦思语点头道:“我最喜欢的就是吃食,以后你要送我东西,送吃食就好。”
秦思语的坦然,让宋景之再次轻笑出声。
秦思语双手托腮道:“我发现,你笑起来,好好看啊。咦,你的耳朵红了哎。”
宋景之忽然觉得很是燥热,刚好馄饨上来了。
宋景之拿出帕子,将勺子擦了擦,递给秦思语。
秦思语此时也顾不得看宋景之了,接过勺子。在碗里搅拌几下,在舀起一个馄饨,吹了吹,便放入口中。
“嗯,好好吃。”秦思语立马又舀起一个馄饨,递到宋景之嘴边,示意宋景之尝尝。
宋景之也不扭捏,将馄饨吃下后,点头道:“嗯,好吃。”
馄饨份量很大,两人吃完馄饨后,还剩下两个包子。
秦德才竟然是个天阉之人!此消息一经传出,整个秦家村顿时炸开了锅,村民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天阉之人?那心悦和宝柱究竟是谁的孩子呢?”有人好奇地问道。
秦秀才冷哼一声,语气冰冷地说道:“哼,她们姐弟乃是奸生子。”
秦宝柱听到这话,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父亲,大声喊道:“爹,娘明明告诉过我们,我和姐姐都是您的亲生骨肉啊!”
“天啊,这两兄弟还真的是秦秀才的孩子?”人群中传来一阵惊叹声。
这时,又有一个声音响起:“你们忘了吗?上次思语就曾经说过,这姐弟俩是奸生子呀。”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可是看看秦秀才现在这样子,哪里像这两个孩子的生父啊。”
秦秀才继续说道:“十六年前,秦德才约我去他家,说是有要事相求。当时我并未多想,便应约前往。谁知……”说到此处,秦秀才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仿佛回忆起了不堪回首的往事。
“哈哈哈……”突然间,秦秀才如同发疯一般,仰天大笑起来。笑声回荡在空气中,让人毛骨悚然。笑罢,他接着说道:“他居然在酒里掺入了春药,然后把我关进了他们夫妻的房间。就这样,我在药力的作用下,与那刘氏发生了关系。而这一切,仅仅只是因为秦德才想要借种而已。”
自从那天之后,秦德才便如鬼魅般缠着秦秀才不放,时常以此事作为要挟,逼迫他每隔三五日就要喝下掺有春药的酒水,然后再次与刘氏同床共枕。
秦秀才咬着牙道:“两个月后,刘氏有孕。我以为此事算是了结了。可我没想到的是,那个贱人居然厚颜无耻的跑到了可欣的面前,告诉可欣,她已经怀了我的骨肉!这让我跟可欣之间的感情产生了隔阂。”
回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秦秀才的脸上满是悔恨之色。那时的他年纪尚轻,面对可欣满脸失望的质问,只觉得羞愧难当,根本没有足够的勇气,坦诚相告事情的真相。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十个月之后,刘氏顺利产下了秦心悦。可秦德才嫌弃是女孩,依旧不肯善罢甘休,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下药。直到刘氏生下了秦宝柱。”
秦秀才一想到妻子,便只觉得心痛难耐。
“至此之后,可欣对我的信任和爱意荡然无存。整天沉浸在悲伤与绝望之中,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在思语十岁的时候,她终究没能支撑下去。临终前,我答应可欣,抚养思语长大,看着思语出嫁。”
秦秀才满眼恨意道:“可这仇,我不能不报。这些年来,刘氏一直纠缠与我。见可欣死后,那贱人竟然还想嫁与我。于是,我心生一计,教唆刘氏除掉秦德才。”
“刘氏是个心狠的,将秦德才骗到悬崖边,将他推入悬崖。我也按照承诺的,将她娶进门。”
“如今思语嫁人了,那这刘氏也该死了。”
众人此时,因秦秀才所说的话,鸦雀无声。突然间传来一阵惊呼声。众人纷纷转头看去,只见心悦和宝柱姐弟二人双手紧捂着肚子,面容扭曲,嘴里不断吐出白色的泡沫。
有人惊慌失措地喊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时,就连秦秀才也双膝跪地,同样嘴角溢出白沫,艰难地说道:“这两个奸生子,本来就不该活在世上,今天就让我把他们一并带走吧!”说完,他的身子躺在了地上。
宋景之宠溺的看着身旁笑的花枝乱颤的秦思语。
等秦思语笑好后,宋景之道:“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秦思语点点头,两人开始往回走。到了镇口的杂货铺。宋景之还给秦思语买了洗漱用品。
宋景之:“好了,我们该回去了?”
秦思语:“不等桂花婶子跟大柱家的嫂子吗?”
宋景之:“来的时候,她们没有打招呼,就是要自个儿回去的意思”
秦思语点点头,便坐上了牛车,宋景之挥动鞭子,将牛往家赶。
此刻的秦思语,上下眼皮好似有千钧重一般,不停地打着架,困意如潮水般汹涌袭来。她索性身子一歪,直接躺在牛车上,将头枕在宋景之的腿上。
她嘟囔道:“困死了。”
宋景之笑着道:“睡吧,到家了我喊你。”
秦思语应了一声,便睡着了。
宋家的牛每日都会去两趟镇上,如今都已经可以自个儿回去了。
宋景之从怀中小掏出一方素净的帕子,盖在了秦思语脸上,为她遮住刺眼的阳光。
“思语,到家了。”
秦思语悠悠转醒。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刚坐起身,就听到了孟氏阴阳怪气的说话声:“呦,这是掐着饭点回来呢。”
秦思语抬头,见孟氏盯着牛车上的那个背篓,眼神中透露出毫不掩饰的贪婪之色。她连忙伸手搂住背篓,对着孟氏,捏了捏拳头。孟氏见状,心知怕是占不到什么便宜了,转身快速朝着堂屋走去。
佳玉此时,也从自个儿的房间跑了出来。她满脸笑容地对秦思语喊道:“二嫂,饭做好啦,可以开饭喽!”
秦思语笑着点了点头。
宋景之将放在背篓上方的包裹取了下来,递给了佳玉:“佳玉,把绣活先送娘屋子里去。”佳玉乖巧地应了一声,双手接过包裹后,便朝林秀禾屋里去了。
宋景之转头看向秦思语:“我将牛赶到牛棚里去。”秦思语点点头,抱着背篓,径直走进他们房间。
今儿照样是王氏做的饭菜。不过今儿没肉了。桌上摆着野菜粥跟野菜团子,还有一个素菜以及一大碗鸡蛋羹。
照样是宋婆子分饭,她直接一人挖了一勺鸡蛋羹,便坐下用餐了。
王氏:“也野菜团子里有昨儿炼油剩的油渣。思雨快尝尝。”
秦思语闻言,笑着点点头,她看向那一篮子野菜团子,见这些野菜团子是按照宋家人数量做的,刚好一人一个。她伸出筷子,夹住其中一个野菜团子,送入口中。
“大伯母的手艺真是太好了!这野菜团子比镇上的包子好吃多了。”
王氏笑眯了眼,谦虚道:“哪有这么好吃。”
“真的好吃。”秦思语继续夸赞道:“就大伯母这手艺,要是去镇上开吃食铺子,生意肯定很好。
只听“啪”的一声脆响,“宋老头子猛地将手中的筷子重重地拍在了桌子上。
宋景之:“是我不好,没有告诉思语,商户不能参加科举”
见二孙子把责任揽到自个儿身上,宋老头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他清了清嗓子,严肃地对众人道:“咱们家可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家,像这种重要的事情,确实应该及时告知家中的妇孺们知晓才行。”
见宋景之将事情揽了下来,宋老头便道:“我们是读书人家,这种不劳而获、与民争利的事,以后不许再提。要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老头一直看不起商户,觉得他们浑身都是铜臭味。
秦思语惊讶的道:“开个吃食铺子,就不能科举了?”
林秀禾开口解释道:“开铺子要去县衙登记的。一旦登记在册,那就属于商户之列了。”
秦思语点点头,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规矩,反正她也不会做生意。她也未曾想过以一己之力改变这个时代。她只想吃饱喝足,再生三个孩子。
宋老头见此,点了下头道:“孺子可教。”
秦思语只觉得牙酸,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吃完饭,秦思语便招呼着佳慧、佳玉跟她回房。
她将背篓里面的东西都扒拉出来。
点心诱人的香味便传了出来。
秦思语快速将点心挑出来,分成五份。
“我们一人一份。”
佳慧连忙拒绝:“不用了,二嫂,这些你留着自个儿吃。”
“这么大热天的,咋留得住。”见佳慧不好意思,秦思语道:“要不你给我绣个帕子吧。”
佳慧连忙点头。
秦思语笑着又拿出六对发带,笑着道:“这可是二嫂给你们的见面礼,不能不收的。”
佳玉佳慧相视一眼,笑着道:“多谢二嫂。”
秦思语为人爽快,本就不喜欢来回推搡,见两姐妹收下了,便很是满意。
佳玉见秦思语梳的发髻很是别扭,便道:“二嫂,我帮你重新梳头吧。”
秦思语笑着点头道:“好啊!”她今早的发髻,是根据原身的记忆梳的,妇人头跟未出嫁的少女不一样,费了她半天劲。这一上午,便有些松散了。
佳玉佳慧的手很巧,只有发带就将给秦思语梳好了发髻。两个小姑娘也都用新发带,给自个儿梳了双丫髻。
发髻梳好后,佳慧、佳玉便拉着秦思语来到水缸边,三人对着水缸照了照,都很是满意。
三人欢声笑语,让佳琪很是不满,她从自个儿房间出来,刚要骂两句,就见两个姐姐头上都有新发带。今儿就二嫂去了镇上。她立马扬起笑容,往秦思语方向走了几步道:“二嫂,我的呢?”
秦思语不解道:“什么你的?”
佳琪理所当然道:“我的发带啊?”
秦思语:“我没打算送你发带。所以,没给你买。”
佳琪一张小脸立马沉下来,“为何不给我买?”
秦思语反问道:“为啥要给你买?”
佳琪气的直跺脚,扯着嗓子便哭了起来。
这种刚打雷不下雨的阵仗,让秦思语很是无语,她干脆拉着两姐妹到连廊边坐下。
她好心指导道:“你这样哭太假了,好歹掉两滴眼泪嘛。”
佳琪哭的更大声了,将家中人都给招了过来 。
孟氏对自己生的三个孩子,都十分的宠爱,见小女儿哭的这么大声,立马出来了。
“哪个要死的,又欺负我家佳琪了。”
宋佳琪见娘出来,只觉得委屈,便抱着孟氏哭了起来。
“娘,她给大姐、二姐买发带,不给我买。”
孟氏连忙安抚佳琪,转头看向三人。
“小二家的,咱们家还没分家的,都是你的妹妹,咋就这么区别对待?”
“还有你们两个做姐姐的,就不能让着点妹妹,赶紧把发带拿过来。”
佳玉小脸一皱道:“这是二嫂送我们的见面礼。是我们自个儿的。”
话音刚落,佳琪嚎的更响了。
孟氏心疼道:“娘的心肝,小点声,到时候嗓子喊坏了。”孟氏说完,便瞪着佳玉道:“你个死丫头,这是你妹妹,有什么不能给的。大的就要让给小的。”
仔细一看,原来是宋景文!
只见他低垂着头,仿佛完全没有看到眼前的三个人似的,就这样径直从她们身边走了过去。
佳慧看着宋景文那副冷漠的样子,心中很是不舒服。
她紧紧地捏住了自己的拳头。随即转过身对着宋景文道:“堂爷爷之前可说过啦,这大青山上可不安全,村里有人在溪边发现了熊瞎子的脚印!”
然而,宋景文却好像根本没听见一样,依旧一声不吭。自顾自地朝着他如今的家走去。
见大哥这般无视自己,她心里越发觉得委屈和生气。
可到底还是怕宋景文独自上山遇到危险。她冲着宋景文离去的方向大声喊道:“你要是上山,就跟大家一起去。自个儿上山,太危险了。”
可宋景文始终没有做出任何回应,甚至连脚步都未曾停下片刻。
眼看着宋景文渐行渐远,佳慧的眼眶渐渐泛红起来。
一旁的佳玉赶紧安慰道:“大姐,别难过啦,他肯定已经听到你说的话了。”
佳慧点了一下头,深吸一口气道:“嗯,我们走吧。”
如今干旱,野菜跟牛草还是靠近小溪边的嫩。秦思语便领着佳慧和佳玉两姐妹,顺着小溪向着大青山进发。
一路上,她们遇到了不少同村的乡亲们。
大伙儿都已经得知,小二家的会每日上山,为宋家村人守在挑水的地方。
见小二家的上山了,原本分散在四周的宋家村人,都纷纷围拢了过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热情而真挚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秦思语的感激和敬意。
各种夸赞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有的说她心地善良如同仙女下凡,有的说她乐于助人简直就是活菩萨转世。
这些赞美的言辞仿佛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涌入秦思语的耳朵里。
不仅如此,众人还都将自个儿好不容易摘的野菜跟蘑菇送给秦思语。
秦思语笑着连连拒绝。乡亲们直接将东西往佳玉佳慧背篓里塞。
佳慧和佳玉哪里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啊!她们连连摆手推辞。
等乡亲们散了之后,姐妹俩的背篓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的了。
望着彼此涨红的脸蛋和乡亲们那真诚的笑脸,三个人相视一笑。
秦思语笑着摆了摆手道:“这背篓都已经装满了!你们还呆在这里做什么呢?快些回家去吧!”
听到这话,佳慧和佳玉乖巧地点点头,直接转身下山了。
秦思语迈着轻盈的步伐,沿着小溪往大青山深处走。
她可不愿意一趟一趟的跑,便跟宋族长商量好了。她先沿着小溪上山,等找到可以挑水的水洼处,就直接在那里守着。
通常情况下,野猪跟熊瞎子都是在深山之中出没的。对于秦思语提出的想法,宋族长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她一边前行,一边留意着周围的环境。
见这处水洼水量颇为充足。她观察四周,没见到什么危险,便找个了高一点的大石头坐下。
没过多久,宋家村的村民便挑着水桶朝这边走来。
他们见到秦思语,脸上立刻露出亲切的笑容,纷纷热情的向她打招呼。
秦思语微笑着回应着大家。
看着他们将水桶灌满之后,再用扁担挑起那沉甸甸的水桶,一步一摇的朝着山下缓缓走去。
这样的举动,每天都要不断地重复很多次。
刘氏还要说什么,秦思语直接拿起别住门的大木棍,用手捏碎。顺便一脚将她住的柴房给踢倒了。众人皆吓了一跳。
“这思语丫头力气这么大呢?”
“思语是个好的,这么大力气,这柴房根本困不住她。看来这次是真的对秦家死心了。”
秦思语见刘氏脸色惨白的退后,这才对着林秀禾道:“婶子,我今儿跟你们走,可好。”
林秀禾连忙点点头道:“好,思语,我们走。”
秦思语直接搂上了林秀禾的胳膊。
对着一边的王氏道:“大伯娘,今日谢谢你了。”
王氏爽快道:“谢啥,以后都是一家人。”
宋家是赶牛车来的。宋景之赶着牛车,带着三人,往宋家村而去。
宋王氏一路人就将宋家给秦思语介绍了一遍。加上原主的记忆。秦思语直接理顺了。
这宋家祖上出过举人,家中也挺有钱的。宋景之爷爷是个秀才,不懂经营。觉得万事都没有科举重要。于是每三年就去考一次举人。可都没考上。
宋老头有三个儿子。老大宋大郎,娶妻王氏,生了两儿一女。
老二宋二郎,娶妻林氏,生了两儿一女,
老三宋三郎。娶妻孟氏。生了一男二女。
宋老头的三个儿子也是从小念书,可实在没有天赋。气的宋老头都不给他们取大名。
宋老头哪里肯甘心,自己考不上,儿子不争气,就开始培养孙子。
终于有两个苗子了,一个是二房宋景之,一个是三房宋景怀。两人都考上了童生。
可宋家如今的情况,实在供不了两人科举。宋老头子便决定两个孙子,谁的名次高,谁就可以继续读书。可哪曾想宋景之考秀才之前腹泻了。最后连考场都没进去。腹泻原因,宋家人都有猜测。宋景怀考中了秀才后,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到了宋家村,已经午时了。马车一停下,就有两个小姑娘迎了上来。
宋王氏连忙介绍道:“这是大丫头佳慧跟二丫头佳玉。这是你们二嫂嫂,思语。”
佳慧跟佳玉连忙道:“二嫂嫂。”
秦思雨笑着道:“你们好。”
佳慧:“娘,二婶,要开饭了。”
王氏点点头,对着秦思语道:“我跟你娘先带你去见见祖父祖母。”
秦思语点点头,也不扭捏,直接跟着几人进了堂屋。
王氏笑着道:“爹,娘,我跟二弟妹将景之媳妇接回来了。”
宋老婆子打量了一眼秦思雨,嫌弃道:“这么瘦弱,能生养吗?可会什么手艺?”
秦思语不喜宋老婆子打量自己的眼神,便站着不说话。
林秀禾忙道:“思语跟景之有婚书的,从小就定亲的。”林秀禾知道自己公公好面子,不会做背信弃义之事。
宋老婆子刚要说话,就听宋老头道:“中午来不及了,晚上多做点菜,这事就这样吧。吃完饭,将户籍送到村长那里。”刚经历了两年雪灾,今年又不怎么下雨,河水都见底了。今年收成都不好,成亲不办宴席的也有不少。只要登记户籍了就行。
宋老婆子见老头子都答应了,便没好气道:“愣着干啥,开饭吧。”
宋家男子吃饭分两桌,男子一桌,女子一桌。林秀禾连忙拉着秦思语坐到旁边。秦思语看到桌上有一盆野菜粥,一篮子杂粮饼,桌上还有四个菜,还有一个大白菜,里面有几片肥肉。还有一盘黄瓜炒鸡蛋,鸡蛋很少。剩余两个就是野菜。
宋婆子起身,开始一个个开始分主食。秦思语分到一碗粥跟一个杂粮饼。这老太太虽然看上去是个尖酸刻薄的恶婆婆。分的饭菜却很是公平。也没有区别对待。这让秦思语还觉得挺吃惊的。
老太太坐下后,率先动筷,然后宋家女眷才开始吃饭。可能是读书的原因,宋家人吃饭很有规矩。
林秀禾见秦思语没有动筷,就用胳膊碰了一下秦思语,示意她快吃。
秦思雨笑着点了点头,直接吃了起来。虽然菜的油水不行,但是味道尚可。
吃完饭,大房就开始收拾碗筷。
林秀禾介绍道:“厨房的活,我们三房轮着来,一房十天。我们是二十号到二十九号。”
秦思语点点头。她感觉身上有些不舒服,这么大热天的,身上黏糊糊的。
秦思语看着林秀禾道:“娘,我想洗澡。”
林秀禾听到秦思语喊她娘,很是开心,便道:“好,等你大嫂将灶台收拾好了,娘就让景之给你烧水。”
秦思语嗯了一声道:“谢谢娘。”
林秀禾起身,往二房走去,边走边道:“思语等会,娘去给你拿衣服。”秦思语今年都十六了,再不成亲,就要被官府配人了。林秀禾早就想接秦思语过门,可婆婆说让农忙过后再接。林秀禾也猜到秦家不会给思语嫁妆,就给思语做了两身衣服。现在穿刚好。
等林秀禾出来后,大房已经将灶台准备好了。林秀禾就打发宋景之去挑水。
秦思语觉得等着也无聊,便道:“娘,我跟他一起去。”
林秀禾点点头,秦思语就跟在宋景之身后,顺便打量着宋家村。这时,宋家村人都吃完饭了。看到有个小姑娘跟着宋景之。
“景之,这是谁啊?”
宋景之:“婶子,这是我媳妇。”
“是秦家村,秦秀才家的啊。”
“看上去有点瘦弱啊。景之,你要好好对人家啊。”
宋景之点点头,不过脚步加快了几分。
没一会儿,就到了河边。从脑中记忆得知,今年雨水太少了。河床都快干枯了。
秦思语站在河边不动,宋景之直接打了两桶水上来。
两人回了宋家后,就开始烧水。
宋老婆子看着两桶水道:“这年头水不多了,别用这么多水了。”
林秀禾意有所指道:“娘,思语刚嫁进来。”
宋老婆子撇撇嘴,不再说话了。
水很快就烧好了。宋景之帮着抬到自己房间的耳房。
宋景之:“我在外面守着。”
秦思语点点头,宋景之就出去了。
秦思语脱了衣服就进了浴桶,水并不多,没一会就成了脏水,可秦思语觉得没洗干净,干脆进了空间。空间里面有条小河。还是流动的,不过不知道流向哪里。她拿了一瓶沐浴乳跟洗发水,直接去小河边,将自己洗刷干净。还找了套内衣穿上。出了空间后,再将林秀禾给的衣服穿在身上。
觉得时间有点长了,便快速的打开门。发现宋景之还正坐在门口。
宋景之起身,就要将水挑出去,被秦思语拦住。两人靠近间,宋景之闻到了淡淡的香味,脸微微发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