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更是心急得像猫儿爪在心里挠似的。
吴里正“好了,明日还得上山,大家都散了吧,明早准时来这里汇合。”
众人听言散去,怀着激动的心情各回各家了。
赵巧菱对吴里正笑道:“里正爷爷,估摸这狗爪豆咱们这一带很多地方都有生长,我想着,您这两日应及时去禀告知县大人。”
经一提醒,吴里正豁然明白,“也对,等明日忙完我就去,这样的利民好事,知县大人知道肯定很高兴。”
“说不准还会有奖赏呢。”
赵巧菱端起那个空碗,别了里正,跟着爹和大伯回家去了。
这一夜,整个石磨村的人都怀着满心期待入梦。
……
翌日,天刚刚亮,村里就热闹起来了。
早早吃过饭,各家出的劳力就开始带着器皿、工具往大坝子汇合。
赵巧菱起了个大早,今日就要去镇上卖凉粉,一晚上激动得没睡踏实。
赵小石听到动静也起来了,帮着剥蒜、洗姜,然后舂成泥放到罐子,再加凉白开泡上。
赵巧菱则在做油炸花生米,小火慢炸,炸得香香脆脆再捞出。
又去屋后的菜地里扯了新鲜的小葱,洗净后切得细细的。
所有调料准备齐全,装罐。
清洗晾干的一挑箩篼,一头放凉粉,两大陶盆上下重叠,中间用两块大竹片隔开,防止压到下面的凉粉。
另一头则放洗干净的碗筷、调料罐、刀、砧板等物件。
装好,再每个箩篼上盖了一个小圆竹匾,到时候把竹匾翻过来放在箩篼上,就可以当成简易的操作台。
又将灶房那一张小条桌和两条细长的条凳用一根粗麻绳捆绑在一起,方便扛拿。
一切准备妥当,赵巧菱喊上刘桃花,“娘,咱们出发吧。”
刘桃花有些局促地搓手,“菱儿,娘真的行吗?我……我可从来没有做过买卖。”
原本是打算小石跟着去的,昨晚吴里正给他派了差事,就只好让刘桃花去了。
“放心吧,娘,女儿相信你可以的,招揽售卖和收钱都交给我,你主要切拌凉粉就成,和在家里做饭一样。”
赵二柱也给她打气,“娃儿他娘,放心去吧,你眉眼和善,手脚又麻利,比小石更合适。”
得了家人鼓励,刘桃花也生出了一丝勇气,“行,那就试试。”
赵二柱弯腰挑起箩篼,“走,我先把你们娘俩送到村口去,晚了赶不上张来贵的驴车了。”
赵小石也扛起桌椅出了院子。
赵巧菱嘻嘻笑着,挽着刘桃花的手臂,娘俩跟在后面亦步亦趋。
来到村口,张来贵的驴车已经等在那里了,有四个村民也背着背篓坐在板车上。
“二柱哥,你们也去镇上啊?”张来贵见赵二柱一家子挑着箩篼过来,笑着打招呼。
赵二柱小心放下箩篼,卸下扁担,“是啊,还好没错过你的车,这不菱儿想做点小买卖嘛,东西重,我帮她们娘俩挑过来。”
张来贵跳下车,热情地搭手把箩篼和桌椅放上板车。
板车上的一个婶子开口:“你家巧菱打小是个聪明伶俐的,嘴巴又甜,适合做买卖。”
另一个大伯也问:“巧菱是做的啥吃的?”
赵二柱和刘桃花对视一笑,跟村里分享了狗爪豆的事后,村里人对女儿的风评终于又好起来了。
刘桃花嗐了一声,“这丫头闲来无事瞎琢磨,做了个叫凉粉的小吃食,咱去镇上试试,看能不能挣几个钱贴补家用。”
说完,又对张来贵不好意思地说道:“香兰爹,我们这东西多,占了这么大个位子,车钱你就多收一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