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趴到床上,拿起手机,和直播间里怀念青春的观众们聊了会儿关于现在河山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日常。
...
“今天就聊到这里吧,明天还要早起上学,大家晚安!”
深夜11:25,周逸准时和观众们告别,准备洗漱睡觉。
“早点休息吧,一天才睡6个小时,真的心疼高考大省的孩子!”
“呜呜呜...感觉好像养了个电子男高耶,这种感觉谁懂啊!”
“看着小逸一天天变得越来越优秀,真的有种老母亲的欣慰哈哈~”
“我也是河山高二的学生,真佩服你还有精力发展爱好!”
“只剩一年了,加油!上了大学就轻松了!”
呵呵,又是这句话。
看到最后一条弹幕,周逸关闭直播,笑着摇摇头。
对于高考大省的学生来说,高考完刚上大学的时候,确实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会一下子小非常非常多,简直就像是从地狱来到了天堂。
对比一下高考大省的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时间表和教师态度的巨大差别就明白了:
第一,时间表的差别。
高中阶段,清晨6:00到校上早自习(除了周逸这种极个别高中就开始大搞副业的奇葩),晚上10:00下晚自习,白天除了中午午休回血的一小时,其他时间都塞满了高密度的课程,每天如此,日复一日,持续三年。并且一年里除了五一、十一、寒暑假这几个假期,其他时候每月只放一天半的假,假期还要写一大堆的作业。
哦对了,寒暑假都是阉割版的,最惨的高三可能只放一周,即使如此,量大管饱的作业也是逃不掉的呦。
但到了大学阶段,上课时间变成了从早上8:00到傍晚18:00。并且每天满课的时候并不多,有时甚至一天只有一节大课(共2小时左右),上午上完,下午就可以自由玩耍。
晚上的时间当然也是自由安排。
还有基本没作业的双休+完全没有作业、长达一个多月的寒暑假。
第二,老师态度的差别。
高中老师,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下,讲课的时候发现下面的学生稍微走神,立马扔粉笔头+提问,提问答不上来就当众罚站+训斥;学生的月考成绩比上次退步了几名,立即谈话+叫家长,如果是沉迷游戏或者早恋的原因,直接老师家长混合双打,直到让你的自尊完全崩溃,他们才会勉强满意。
大学老师,不对学生升学、找工作负责,每学期只要上够一定课时、保证学生别挂科太多被教务处找麻烦就行。
上课最多点个名,基本不会管学生上课是玩手机,还是睡觉谈恋爱,学生能坐到教室里就不错了。
越是高考分数线低的大学越是如此。
对于大学生来说,只要不去想着拼那个位数的保研率(部分双非一本及以上高校拥有保研资格),每半年一次的期末考试,每科60分及格就算通过,即使卷面分不到60,老师也会想方设法加上平时分让学生过。
相比于集中营般的高中,大学阶段成为许多像周逸一样高考大省普通家庭出身的人一生中最幸福的回忆。
当然,这种幸福的时光也并不长,仅限于高考完的暑假,和大一、大二这两年多的时间。
这段美好的时光,只是个短暂的流光溢彩的肥皂泡泡。
等到大三大四准备考研和找工作,就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