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高炽朱高煦的女频言情小说《朱棣假死?那朕可就要征伐天下了!朱高炽朱高煦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濂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老爷,北京紫禁城那边来了急报,是方如晦大人的消息!”魏国公府。徐辉祖的心腹管家连忙带着消息,跑进了徐辉祖的房内。徐辉祖一脸的平静。其实心里已经按耐不住了。“拿来给我!”徐辉祖接过信函。眼神中透露着些许惊喜和期待。此刻,他的房内还有汉王朱高煦的儿子朱瞻坦及使者也在此。一听说是来自于京中的消息,他们也跟着激动了起来。不仅仅是激动,还有些特别的情绪,对于这个消息的猜测,对于徐辉祖态度的猜测。徐辉祖让管家下去后。这才打开了信函。里面是方如晦对于朱高炽的近况的描述。在方如晦的一番调油加醋下,朱高炽已经时日无多,东宫正在封锁消息,太医们也是全部被召集了去,全都束手无策了。徐辉祖看到这则信息,更加的激动了。眼下朱高炽快要不行了,而汉王朱高煦则认...
《朱棣假死?那朕可就要征伐天下了!朱高炽朱高煦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老爷,北京紫禁城那边来了急报,是方如晦大人的消息!”
魏国公府。
徐辉祖的心腹管家连忙带着消息,跑进了徐辉祖的房内。
徐辉祖一脸的平静。
其实心里已经按耐不住了。
“拿来给我!”
徐辉祖接过信函。
眼神中透露着些许惊喜和期待。
此刻,他的房内还有汉王朱高煦的儿子朱瞻坦及使者也在此。
一听说是来自于京中的消息,他们也跟着激动了起来。
不仅仅是激动,还有些特别的情绪,对于这个消息的猜测,对于徐辉祖态度的猜测。
徐辉祖让管家下去后。
这才打开了信函。
里面是方如晦对于朱高炽的近况的描述。
在方如晦的一番调油加醋下,朱高炽已经时日无多,东宫正在封锁消息,太医们也是全部被召集了去,全都束手无策了。
徐辉祖看到这则信息,更加的激动了。
眼下朱高炽快要不行了,而汉王朱高煦则认为大局已经毫无悬念。
这时,却没有想到,掌握情报信息的朱高燧才是问题的关键人物。
他可以将皇帝驾崩的事情公告天下。
然后趁着朱高炽还没有死,立即继位。
但他继位后,马上就会病死,到时候,自然皇位到了朱瞻基的头上。
朱瞻基可不是他老爹朱高炽那种没有用的人,此人年少有为,英气勃发,届时,他接管天下,必然会和朱高煦展开一场大战。
皇叔和皇孙的争夺,这多么像当年的靖难之役啊。
他们两边斗争上了,朱高燧则可以坐收渔利。
我如果拥护他坐上皇位,那么将来可就是如我爹徐达那样的朝廷第一人了啊。
另外,朱高燧还可以将朱高炽快要不行的消息给到朱高煦。
让朱高煦能够更加的得意忘形,失去民心,也让他不要急着赶回来,而是等着朱高炽断气了再回来。
这样他就可以直接回来登基了。
其实他不知道等他回来的时候,皇位早已经被人给坐了。
那么谁是反贼呢?
徐辉祖在心里打算好。
觉得这个时机简直太合适不过了。
他看到此刻朱高煦的儿子和使者,一心想要窥探这信上的消息。
徐辉祖直接给他们,用语言说恐怕还不会那么容易相信。
干脆,直接给他们看。
甚至这封信都可以让他们带回去给朱高煦,让朱高煦自己也看看。
“来,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好消息。”
朱瞻坦接过去和使者一起,快速地浏览了一遍。
当下心中大喜。
连忙拱手道:“舅公爷,天赐良机啊。
陛下的灵柩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按照现在的速度,要不了三日就能抵达京城。
这几天四处的消息不胫而走,虽说没有直接昭告天下,可知道陛下已经驾崩的人,已经非常多了。
再过些时间,恐怕更加的瞒不住啊。
舅公爷还是早做打算,助我爹一臂之力。
如今这太子也快要不行了。
我爹乃是天命所归,你也不想再看到我大明,出现叔叔打侄儿的场景吧。
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助我爹回京登基,免得出现不必要的伤亡!”
说完,汉王的朱瞻坦还从怀里拿出了黄灿灿的圣旨来。
那圣旨是汉王朱高煦自己打造的,和真的没有什么区别。
他刚要递给徐辉祖。
下意识的收了收手。
他知道这假圣旨外表其实没有什么,要是里面的内容被看了,那就真的没有办法再回去了。
朱瞻坦顿了顿,连忙小心地问道:“舅公爷,这消息可信度高吗?”
他的声音里面带着试探和怀疑。
听到朱瞻坦的话,徐辉祖有些不满地瞪了他一眼。
眼中带着一丝责备。
“方如晦方大人,是我爹徐达亲自栽培的,为我徐家办事几十年,从无差错,东宫这条线的消息从来不假。
京城中我徐家的门生故吏众多,都记住我徐家大恩。
怎么会有假情报传递?”
本来朱瞻坦作为晚辈,被徐辉祖数落了,心里有些后悔。
但他却心想的是大事,对于这些小节,也就不在乎了。
得到了徐辉祖准确的回答,他的脸上顿时也露出了欣喜之色。
他是汉王朱高煦的长子,他爹要是成功了。
那他以后就是太子,未来就是皇帝。
这可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朱瞻坦立即赔罪。
“舅公啊,是我糊涂了,那这么说太子是真的快要不行了,如此我爹回京连朝中的大臣都不会有什么意见了吧。
还请舅公当机立断!”
朱瞻坦实在是难掩兴奋和激动。
这一次,他直接将圣旨递到了徐辉祖的面前。
眼中充满了激动和急迫。
徐辉祖看了一眼圣旨,内容没有看大致也能够猜到。
此刻他也不好再拒绝,否则万一将来朱高煦成了,他此刻的表现将是论公或论过的关键。
徐辉祖在心里微微的叹息了一下,还是接过了朱瞻坦的递过来的圣旨。
“如此,请禀告汉王,臣接下了,即刻就赶赴京城,于明日早朝就宣布此废太子的圣旨,请殿下也早做准备吧!”
徐辉祖的语气中,带着一份威严,带着一份不容置疑的坚定。
朱瞻坦当即大喜。
他激动无比,兴奋得手都在颤抖。
“舅公,舅公,你放心,等我爹成了,我们父子都不会忘记舅公的大恩,不会忘记徐家的大义!
徐家将永远是大明第一功臣!”
徐辉祖表面喜悦的笑了笑,但内心却有自己的打算,他有他的深意。
如今的徐家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徐家了。
皇家也不用徐家帮忙托举了,朱高煦军事实力强悍,现在徐辉祖的两个弟弟都在他的帐下效力。
将来,他要是成了,徐家只能是这两个弟弟了,至于他,利用完了,也就算了。
永远掌握不到主动权,
相反朱高燧这边,他只有锦衣卫和北镇抚司,毫无军中的实力。
他要是成了就会急需要一个军中的大将为他守卫疆土。
届时,他在国内主政,自己在边境掌军,再加上夺位之功,徐家才会成为昔日辉煌的徐家。
徐辉祖也赶紧说道:“还是让殿下赶紧准备吧,我也立刻出发上京城了。
另外也请朝中的心腹准备一下,明日在朝中助我一臂之力!”
“好!”
朱瞻坦兴奋的答应道。
“舅公,我们这就回去!”
说完,就和使者匆匆忙忙地离开了。
眼看着朱瞻坦离开后。
徐辉祖立马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十分不屑地将这假圣旨放在了一边,眼中露出一丝不屑。
“来人,去中堂,将江南几大世家豪绅都给我请来!”
“是,老爷!”
家中仆人应了一声,连忙传话去了。
.....
此时此刻,徐辉祖府上发生的一切都在以最快的速度,由太子朱高炽的专门情报网络,快速地传达到东宫!
大明永乐十八年。
紫禁城。
“太子殿下,不好了。”
一个东厂的太监边跑边喊,慌不择路,跌跌撞撞地来到东宫内殿。
他衣冠不整,大汗淋漓,惊慌失措的样子,连最起码的通报都等不及。
太子朱高炽本来还在做着有氧运动,锻炼减肥。
被这突如其来闯入一个人,打断了他的连贯性动作。
他当下停下手脚的动作,蹲下身子,
看向眼前这个不知尊卑礼仪的小太监。
嘴角上扬,微微笑着,一只手勾着小太监的下巴。
这太监跪在地上,嘴里还喘着粗气,显然没有缓过劲来。
可见太子殿下停下了动作,正笑着盯着他,他感到脖子一阵凉意,背后也跟着冒出了冷汗。
朱高炽言语温和,轻轻问道:“怎么了,如此慌慌张张,难道是天塌下来了?”
他接过近侍太监递来的汗巾,擦拭着脸上的汗渍。
那汗巾瞬间被打湿,上面还留有一层黄橙橙的油渍。
朱高炽看了,微微点头。
每天减减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变瘦了。
小太监缓了口气,急忙回道。
“太......太子殿下,天真的塌了,漠北传来消息,陛下驾崩了!”
“啊?”
听到这个消息,朱高炽满脸的疑惑和惊讶。
他瞪大了眼睛,仿佛是听到了这个世界上面最荒谬的事情。
他手中的汗巾不自觉的掉落,都不曾在意。
陛下驾崩?
明成祖朱棣驾崩了?
现在是永乐十八年他怎么会驾崩的?
他不是永乐二十二年死的吗?
“这消息,可是真的?”
小太监认真的点了点头,他用力的吸了几口气,让自己状态平静下来。
“殿下,你知道的,我们在漠北的军中安插了人手。
这消息就是漠北军中内线传来的,千真万确。
听说现在漠北军中由汉王把持,秘不发丧,处于戒严状态,朝中都还不知道情况呢。
汉王也无心北伐,而是在意图拉拢三大营和陛下的亲信,意图不轨啊!”
殿下,眼下情况这该当如何?”
朱高炽听了汇报,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开始来回踱步起来,心中也是思绪万千。
自己是一个历史专业学生,大明问题的研究者,对于大明的历史还是有些了解的。
这明成祖朱棣,那可是缔造了永乐盛世的狠人,一生都在打仗,怎么会和历史上面的死亡时间不一样呢?
这死得也太突然了吧。
他自身穿越成为了受气包朱高炽,虽然是太子,可是一直也不受朱棣的喜爱。
由于身体太胖,不能打仗,被嫌弃。
当然他也有好处,那就是可以以太子之名,主管天下,而朱棣不是去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
朱棣最喜爱的是二儿子汉王朱高煦。
朱高煦打仗勇猛,履立战功。
朱棣还鼓励他多努力。
大有废太子,改立他的意思。
朱高煦本就是陪着朱棣靖难的,看着自己的亲爹抢了建文的皇位,现在老爹这话,他还能不知道什么意思吗?
因此,更加表现得更加勤快,处处奉承着朱棣。
朱高炽也知道朱棣的偏见,他也懒得去和朱棣争论。
只是一直在私下发展着自己的实力。
他表面上一直都是憨厚的样子,好让他们放松警惕。
其实一直都是耐心地等待着时机。
就等着实力足够的时候,他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大军,名正言顺地成为第一顺位继承的皇帝。
可现在朱棣就这么突然死了?
朱高炽现在的心情还是有些复杂的。
对于现在的大明百姓来说,对于周边的国家来说,朱棣是一个了不起的帝王。
他缔造了永乐盛世,谱写了永乐大典,御驾五征漠北,并派出郑和六下西洋,引得万国来朝,让大明犹如唐贞观般繁荣昌盛。
可是对于他来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天下和汉王朱高煦。
让他这个太子每日忙得焦头烂额,国库税收军粮筹集稍微慢了,不是打就是骂,在老二和老三面前也是毫不顾忌面子的羞辱,他这个太子就是一个工具人,当得窝囊。
在位置上十分尴尬。
别说历史上面仁厚的朱高炽了,就算是现在的他,都接受不了这种莫名其妙的偏爱。
朱棣是皇帝,不喜欢大可以立喜欢的儿子,用得着这样挤兑吗?
都是亲儿子,非得要拉一个踩一个吗?
难道是想让他这个太子自己死,好成全他的美名?
朱高炽所有的委屈,只能去找母后徐氏聊聊。
想到此处,他有些莫名沉重地叹了一口气。
那叹息声中,饱含着无奈和心酸。
徐氏,徐妙云年轻时,那是女诸生,也是数风流人物。
朱棣对她是言听计从,可她人老珠黄之后,也管不住已经当了皇帝的朱棣,最后也是郁郁而终。
“父皇驾崩!
现如今,
我那舅舅徐辉祖那边,
估计也已经收到了风声了吧!
他是军中大将,世袭魏国公爵位!
他会帮助谁呢?”
朱高炽缓缓地说着,眼神变得深邃绵长。
“朱高煦那边估计还是要敲打敲打的,让魏国公徐辉祖能够选择对的人扶持。”
朱高炽闭着眼睛,脑海中不断分析着各种可能性,包括老三朱高燧掌管的镇北府司特务机构及锦衣卫。
小太监能够进得东宫,本就是太子心腹。
听到太子的这些话,他是一头雾水。
他不解地摇了摇头。
十分疑惑地问道:“太子殿下,您是太子啊,难道陛下驾崩了,不是应该你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吗?
眼下当召集朝中大臣,商议新皇登基和先帝下葬之事吗?”
“皇位当然是本宫的,只不过,事发突然,父皇死在军中,汉王身侧。
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本宫倒是要借此机会,将一些利益集团好好地清理清理。”
朱高炽睁开眼睛,眼神变得坚定果决。
“此事先不要声张,让他们先发难吧,你去把杨荣、杨士奇、杨溥叫来,说本宫有要事和他们商议。”
朱高炽看了小太监一眼,眼神中带着一股君王的威严。
和他这胖大的身材形成鲜明的反差。
小太监虽是十分不解,可也不敢忤逆,还是毕恭毕敬的给朱高炽行了礼,然后转身快步退下去传唤去了。
“太子殿下,金陵城那边最新消息到了!”东厂的暗哨太监急急忙忙地来到了朱高炽的殿内。
“说吧!”
朱高炽在自己的殿内,每日不停地做着有氧运动。
减肥对于他来说,尤为重要。
历史上,朱高炽就是胖死的,因为肥胖,一大堆并发症,加上近女色,导致他皇帝连一年都没有当到。
现在的朱高炽掌握权力发展实力是一方面,保证自己能够活下去,洁身自好,自律健康才更重要的。
不然生命没有了,再多的东西还不是又给到了后代,给到了朱瞻基?
想起朱瞻基,朱高炽就又有些思量了。
朱瞻基号称是六边形战士,可是他也是短命鬼啊,他短命了没有关系。
可他的后代,大明留学战神朱祁镇可就麻烦了,把几代人的基业都全部给毁掉了。
想到这里,朱高炽知道寿命对于他来说有多重要。
因此,他几乎是每天都在自律的锻炼,和其余的穿越者相比,他对于女色都是保留逐渐远离的态度,根本不会夜夜笙歌,不作死就不会死。
一切都等着他瘦下来了,完全健康了,强壮了,到时候要什么女人没有?
有了这种觉悟后,朱高炽很自律,甚至于还亲自在东宫的农田里面劳作,为的就是打造一个良好的身体。
而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太子就是有大病的,不务正业的。
经过了长时间的自律和禁欲,他的身体也变得好了许多。
每日都是精神健硕。
运动了一阵之后,都没有怎么喘气了,这肺活量提升得也不少。
他擦了擦脸上的汗珠,看着来人,让他汇报。
“殿下。
就在五个时辰前,汉王的长子朱瞻坦在金陵魏国公府密谈,密谈时间一个时辰左右,谈话的内容不详,同时还收到了方如晦送去的密信。
方大人的密信送进去之后,只一刻钟,朱瞻坦他们就立刻往北而去。”
东厂的暗哨太监,早已经习惯了汇报流程,知道怎么汇报清楚。
随后继续说道。
“又约莫半个时辰后,魏国公徐家老爷与江南世家豪绅在府中密谈,谈话内容不详,应该是给予了某种协议或者承诺,他们进入魏国公府的时候是担心和焦虑的神色,离开时,各自面露喜色!
他们一行人进入到出府,时间有足足两个半时辰,颇为可疑!
另外,京城各方有一些骚动,起因是可能知道了陛下驾崩之事,以及汉王的进一步计划,加上殿下这几日告假不上殿。
现在消息虽然没有在明面上,但京中百官知道情况的基本上占了八成。
不过这里面有一位老臣胡广,却一直在宫门口与侍卫对峙。”
.....
“好了,本宫都清楚了,看来我那不可一世的弟弟,这是要玩火自焚了啊,被人卖了都不知道,哈哈!”
朱高炽挥洒了汗水,立刻有侍卫给抬来了一张软床。
然后有漂亮宫女,给他来一个全身spa,让锻炼过后的肌肉能够得以放松。
还有侍卫矗立在旁,随时听候差遣。
“对了,东厂这边的暗哨数量还不够!”朱高炽边享受着日光浴,享受着宫女纤细的指尖按摩带来的舒畅,边说着。
“张虎,这事你去办吧,干暗哨的人要身份底细清楚,可以专门成立一个非太监组织的暗哨情报部门,更便于隐于民间!
锦衣卫和北镇抚司现在都在老三手上,本宫自己也得有天下耳目才行。
切忌你们的技术手段要高明,要能够防得住锦衣卫,不能被锦衣卫给发现。
本宫还要继续监察天下,
如今京畿地区虽然已经掌握了。
可是大明天下之大,我们的暗哨还不足以了解到。
如今除了金陵府和京城周边,其他官员的家里,各地布政使司的府衙,边军重镇的都督府,都还没有任何人手。
对于他们的情况不了解,本宫就难以心安。
哪怕现在人手不足,也可以先把人招募好,先培养起来,将来孤登基之后仍然有大用。
就优先从京畿地区家里寻找吧,男女老少皆可,以本事论之。
明白了吗?”
朱高炽躺在床上说着,语气中带着威严和不容置疑。
‘记住了,下官领命!’
张虎听到这话,眼神低垂,都不敢抬头看朱高炽的身体一眼,恭敬地答道。
“去办吧,到时候本宫入住乾清宫,要第一时间掌握各方信息。
去把王钊将军叫来!”朱高炽吩咐道。
“是,太子殿下,下官告退!”
不一会儿,东宫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响。
一位身穿铠甲的年轻武将,迈着大步,急急忙忙地走了进来。
见到满身肥肉的朱高炽,他脸露欣喜,当即上前,双膝下跪,对着朱高炽拱手道。
“末将王钊参见太子殿下。”
“太勇啊,起来吧,你这新打造的铠甲,感觉如何?”
朱高炽此刻坐起身来,用手轻轻摸了一下王钊的铠甲甲片。
然后拍了拍他,带着些关切的态度。
“殿下,此甲甚好,一般的刀剑休想伤到穿甲之人半分。
这还是步兵行甲,要是专门克骑兵的铁浮屠,那简直可以说是刀枪不入!
将士们得到这样的甲,一个个高兴不已!”
王钊王太勇笑得十分开心,就像捡到宝了一样。
“那就好,来,太勇,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风雨要来了,拿好虎符!”
朱高炽说着,从他的头发里面,拿出了一块小小的调兵虎符。
王太勇双膝下跪,双手伸出接着,一看精铜打造的老虎模样的虎符,上面刻着些许文字,轻轻地放在了他的手上。
王太勇手里握着虎符,他的心情也跟着这虎符的重量,变得沉甸甸了。
“太勇,此刻开始,你就拥有了本宫这么多年培养的数十万军马的调动权了,本宫的安危也全在你一人了。
你即刻整备全部人马,准备好粮草,集结好军队,随时准备开战!”
朱高炽的眼神由先前的放松变得无比的严肃威严。
他眼睛坚定地看着王太勇,郑重其事,一字一句地重重说着。
“本宫准备登基了,尔等也当一鸣惊人,让世人震惊了!”
王太勇当即将头,重重地磕在地上。
“末将定当竭尽全力,护殿下顺利登上大位!”
他的眼神无比镇定,仿佛前面纵然有泰山渤海也挡不住他的忠诚之心。
“这大位本就是太子殿下的,除了殿下,还有谁敢染指,末将必率大军将此人全部杀尽绝不留情。”
他大声地表着忠心。
听到王太勇的话,朱高炽满意地笑了笑。
态度中满是欣慰和信任。
“好了,王将军回去准备吧,本宫看你的表现。
事成之后,你就是大明的真第一战神!”
二弟就在漠北军中,让他回京,假传圣旨,先拟一份废太子圣旨,再造一份遗诏,让赵王快速继位。
等大位已成,到时候谁还来追究呢?
可是这事想想可以,要做成可没有那么容易。
要做成这样的事情,还需要朝中的一些重要大臣支持自己。
可是这事不好开口啊?。。。。。。
“魏国公,汉王的使者在府门口求见!”
突然,家仆的通报声打断了徐辉祖的思绪。
听到这个消息,徐辉祖眼中精光一闪。
汉王的使者.....来得正好!
“快快请进来吧!”
徐辉祖大声说着,他整了整衣冠,准备迎接汉王的使者。
“魏国公!”
使者一进门,就满脸笑容,热情地快步上前,恭恭敬敬的朝着魏国公揖礼。
“快快免礼,汉王殿下近来可好?”
使者当然明白,这只是寒喧,他的来意,想必他魏国公的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殿下很好。”
“那殿下可是有什么事,需要微臣效劳?”
使者想了想,看了看左右。
徐辉祖当即屏退了左右。
使者这才悠悠道:“国公爷,汉王殿下有两个问题要问。
第一,汉王问国公爷,陛下驾崩的事情你知不知道。
第二,汉王想问问舅舅,是不是真的打算扶持太子登基?”
徐辉祖听完,站在原地,表情十分严肃,沉默了片刻,这才答道。
“陛下驾崩我听说了,太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他不坐,没有人会答应的。”
话是这么说,可是语气并不坚定,有试探的成分。
使者一听就明白了。
他试探着问道:“太子整日沉迷农事,不问时事,皇帝对他不满,朝中颇有微词,而汉王却.....”
使者说着停了下来。
徐辉祖打断了他的话。
“大胆,你知道自己是在说什么吗?
你们这是要造反啊。
赶紧滚吧,我就当没有见过你,也没有收到过汉王的什么消息。”
徐辉祖的眼神异常愤怒,他本是武将出身,这气势根本不容反驳,仿佛此人走的稍微慢一些,就会被当即砍杀。
“魏国公言重了,我们并没有伪造圣旨啊。”
使者没有被徐辉祖吓到,想来他在来之前,就已经料到了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魏国公,我们要做的事情只是想不动刀兵就能平息争端。
不然你想想汉王势大,现在陛下驾崩的突然,没有留下任何遗诏,这会不会再出现一次靖难的情况呢?
汉王让我来将意思传达一下,也是看得起魏国公的身份。
毕竟在朝您是国公爷,在家你是舅姥爷,这不就是提前告知一声,国公爷愿不愿意另说。
至于假传圣旨什么的,完全不必要的!”
使者说开了,倒是继续口无遮拦。
“再说了,这天下都知道陛下不喜欢太子,以及有心于汉王当太子了。
这都是朝野皆知的事情了。
现在汉王在御驾前封锁消息,也是为了减少冲突事件发生。
等着御驾回宫,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先来通知国公爷,也是为了怕国公爷到时候不清楚情况做错了选择。”
徐辉祖听了使者的话,眼皮不由得跳动起来。
心中暗暗吃惊。
这汉王朱高煦当真是得了朱棣的真传啊,当真是他最喜爱的儿子啊,手段和不要脸都和他简直一样。
他冷哼一声,目光如炬地看着使者,然后沉吟了片刻,缓缓说道:“那我倒是想要问问汉王殿下打算怎么办?”
使者一听这个话,当即脸上一变,刚才那种视死如归的样子,立刻变得恭敬起来。
他知道这是徐辉祖松口了。
他连忙上前,眼中带着兴奋道:“汉王说请舅舅放心,如今郭家和常家都已经在大帐中宣誓保证过了,会全力支持汉王登基。
还有徐家二爷,也答应站在汉王这边!”
朝中也有不少人愿意追随,就连杨士奇的儿子杨杰都答应做策应。
如果再有魏国公的帮助,那大事可成矣!”
徐辉祖一听,自己的弟弟也已经加入了汉王阵营,这要是有什么情况,他的这个爵位都不保啊。
还有常家和郭家,那是大明开国公爵,在朱元璋屠戮功臣的时候,都不曾动刀子的大家。
居然也加入了汉王阵营。
看着使者兴奋的表情,徐辉祖不由得叹了口气啊。
这位汉王到底还是武将,对于人心恐怕认识太浅薄了。
这些老牌的公爵,又怎么会真正的帮助于他呢,不过是想利用他罢了。
那意思,你们争你们的,到时候还记他的功劳呢。
说不定,在太子那边,他们也是这样保证的。
不过,徐辉祖现在并不在意,他相信在自己的谋划下,徐家会成为大明第一大家的。
徐家在他手上已经落寞无比了,因为靖难之役的时候,徐辉祖和朱棣作对,他被贬到金陵来守皇陵。
虽然保留着国公的爵位,却没有了国公的待遇。
他也微微点头,下定决心,庄重地说道:“既然汉王殿下如此抬爱,那我也愿助殿下一臂之力,有什么安排尽管吩咐便是!”
.....
漠北的夜,朦朦胧胧。
上都城在夜色中一片寂静。
这里已经少有人烟。
大街小巷空空荡荡,偶有几声鸟叫和远处的狼嚎。
樊忠背着一个大袋子,小心翼翼地来到一处地窖之中。
与之同行的还有庞林,姚广孝,陈太医。
他们将尸体进行了分解,陈太医进行特殊处理之后,每个人身上带上一份,这样就免于穿帮。
好在古代衣服宽大。
他们一行人在路上小心翼翼的,来到了停放灵柩的大殿,请求最后一次见陛下。
他们几人都在朝中的重臣,平时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威望很高。
汉王的手下也知道拦不住。
毕竟陛下驾崩的消息,哪怕是秘不发丧,以这几个人的能耐,也是绝对知晓的。
汉王本来有心拉拢这几人,可是不知怎么的,找不到他们,现在却突然出现了。
汉王朱高煦听到士兵汇报。
也是觉得奇怪,当下也不多加思索了,挥了挥手,让他们进来。
此刻,御驾已经被汉王朱高煦接管了,他是亲儿子,他接管没有人敢有意见。
朱棣的尸体,就放在大殿中央,周围简单的白幔布置,点着少许烛光,加上秘不发丧,因此殿内人员很少。
众人一进殿内,马上就跪倒在地。
顿时,嚎啕大哭起来。
“陛下,陛下!你怎么走的这么早啊!”
庞林老泪纵横,悲戚感怀。
他一边哭还一边捶胸顿足,仿佛这悲痛不宣泄出来会要了他的命一般。
“臣,还没有见到这北境太平,见到陛下成就万世功业啊!”
他哭得伤心欲绝,最好竟然晕倒在地。
其余几人也不甘示弱,一个个的鬼哭狼嚎的,谁也不愿意被别人的哭声给比下去。
汉王朱高煦赶紧招呼几个士兵和太监宫女来劝。
“庞大人快醒醒,姚师父,您是出家之人啊,四大皆空,怎么也跟着哭起来了。
樊,秦二位将军,你们也节哀啊!”
他们只敢轻微的细声规劝,可是哪里能够拦得住他们这有备而来的哭声?
樊忠挥了挥手,哭喊道:“你们都下去,我们几个君臣一场,还有好多话要说呢!”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伤心欲绝的样子。
众士兵和太监互相看了一眼,也知道这些重臣与陛下的情谊深厚,当下也不好再说什么。
只得退下去给汉王汇报。
汉王是在偏殿坐着,反正这几人也跑不了,现在哭成这个样子,也谈不了话,就让他们好好发泄一下情绪吧。
死者为大嘛。
哭一哭也是人之常情嘛。
于是,他也同意让这些人去哭,士兵守在门口就行,不必进去打扰。
这样一来,殿内就只剩下几个重臣了。
慢慢地他们的哭声就变得越来越小,只留一个人时而大时而小,以麻痹在一旁偏殿的汉王。
汉王只是听到有哭声,哪里去管是谁在哭,也不去管哭得大声还是小声。
姚广孝见时机成熟,就带着陈太医来到了朱棣的遗体面前。
陈太医当即也不敢大意。
立即就在朱棣的身体上面点了起来。
那是解除断脉术的手法。
随后,又从袖中拿出了一罐鼻烟药。
这是专门醒神提气的。
他打开瓶盖,在朱棣的鼻子旁边这么一转。
不一会儿,朱棣的身体就有了反应,开始有了呼吸,还轻微的咳嗽了一声。
他先前面色白皙无血色,犹如死人。
慢慢地开始变得红润起来。
生命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身体,他自己就像想做了一场梦一样。
直到他睁开眼睛,看到自己所在棺椁里,以及姚广孝和陈太医两人,他这才反应过来。
随后轻轻地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从棺椁之中爬了出来。
樊忠让秦放继续哭,他过来从几人身上分别拿出了替身死人的各个部位,然后快速地放入棺椁之中,简单拼接之后套上丧服龙袍。
那替身死人,虽然四肢之类都是断裂的,可是有套在龙袍上面根本看不出一点区别,十分的逼真。
换好之后,他又给朱棣顺手递了一身太监的衣服换上,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待一切大功告成,秦放的哭声也就慢慢变小了。
樊忠小声说道:“委屈陛下假扮太监混出去了!”
朱棣点了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一行人慢慢地跪拜完了,打算退出大殿。
士兵见里面有一个太监,也没有觉得有什么稀奇,以为是刚才没有退下的。
也就都放了出去。
而汉王朱高煦本来是一直坐在偏殿想等着他们哭完召见的。
可是后来想想,这地方召见也不太合适,没法给他们制造压力,另外这帮人哭半天了也不见消停。
他也没有什么耐心了。
反正这大漠茫茫,这些人还能跑了不成,还是明日再说吧!
所以,汉王朱高煦已经离开了。
他们这一行人本来就是朝中的重臣,身边有一个太监也不奇怪。
一路上也就畅通无阻。
等到了安全的区域,离开了汉王的眼线。
众人这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声音哽咽道:“陛下,您这又是何苦呢?”
朱棣笑着摇了摇头。
他的笑容带着一丝欣慰。
“诸位爱卿快快起来吧!怎么样,朕死后,京城可出什么乱子了?
朕就是想看看死后,大明会出现什么样的光景!”
姚广孝眉头皱成一个川子。
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陛下,乱子嘛,好像是没有出,也好像是要出,或者是出了!”
“和尚,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话?”
“陛下,整个京城太安静了,安静的让所有人都觉得陛下还活着。”
他顿了顿,继续又道:“一点点的涟漪都没有,朝中一个大臣打探情况的也没有,汉王秘不发丧,知道陛下驾崩的人估计寥寥无几。”
“哦,咱的这个儿子倒是有点魄力。
那咱的那个太子呢,还有那个掌管特务机构的老三,有何动静?”
听到朱棣的问话,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看到这样的情况,朱棣也就大致猜到了答案了。
他脸色顿时就阴沉了下来。
“那个死胖子无心国事,自然是不知道朕驾崩之事的了。
估计等咱的老二护送着灵柩回去,他还蒙在鼓里吧。
这样的人,毫无城府他又怎么能当好皇帝呢?”
说着说着,朱棣的脸变得异常恐怖,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
朱高炽在之前听到了朱棣的死讯之后。
就开始了各方的布置了。
朱高炽转了转头,伸展了一下,道:“让他进来吧,是我召他来的。”
“遵命!”侍卫前去传旨。
很快,京畿区域的布政使司就迈着大步走了进来。
“京畿区域布政使司方如晦,参见太子殿下!”
朱高炽看着方如晦,嘴角一咧,微微笑道:“方大人,你辞去朝中职务来跟着本宫干,本宫甚悦啊。
如今这些地区都十分的富庶,你这个管理者辛苦了。
孤年底再给你增加两倍俸禄,另外,除夕时,本宫去看看你们一家老小,一起吃个饭吧!
另外,你手下的其余公职人员,都涨一倍俸禄!替本宫带话,说他们辛苦了。”
“臣惶恐啊,多谢殿下!”
方如晦恭恭敬敬地朝着朱高炽一拜,眼中是惊喜,是恭敬,是高兴。
太子殿下能够光临他家,这比给他多少钱都要有意义。
“方大人,本宫记得你以前是徐家的管事,在徐达的军中鞍前马后是吗?”
朱高炽突然话锋一转。
他说起来十分的轻松平常,可是方如晦却心中惊讶。
他知道了皇帝驾崩的情况,也知道了徐辉祖有意投靠汉王朱高煦的事情。
听到这个话,方如晦瞬间心情紧张,额头跟着冒出冷汗来。
他身体微微颤抖,微微镇定后,点了点头。
“殿下,您说得不错,微臣就是受到了徐家的厚爱,才有机会进入官场的,徐家对我确实有恩。
不过,殿下您对于微臣的大恩,微臣更是无以为报。
微臣只会忠于殿下,包括微臣治下的所有人员,也都只忠于太子殿下一人,甚至只听太子殿下的号令,不听朝廷的旨意。
还请殿下明鉴勿疑!”
方如晦说话的时候非常的郑重,激动之下甚至有些颤抖。
怕自己稍微不注意就引起了朱高炽的怀疑。
他这一切的表现,都在朱高炽的审视之下,朱高炽对于手下之人,心中有数,当即破口大笑。
“哈哈哈哈,方大人你言重了,本宫不曾怀疑过你的忠心!”
说着,朱高炽还十分礼贤下士的上前去,亲自抬起他的手,扶他站直。
“方大人,想必陛下驾崩的事情你应该有所耳闻了吧。
此时,朝中各方势力都已蠢蠢欲动,本宫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找你来,就是有事要请方大人帮忙罢了。”
“请~帮忙~???”
这种温柔客气的话,让方如晦吓得不轻。
他直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殿下,折煞微臣了,殿下有何吩咐直接下令便是,何须如此言说,臣惶恐啊。”
方如晦聪明,懂事。
朱高炽以一种平级的语态,和他说话,就是想看看方如晦有没有警惕性,会不会在一个地方当一把手当惯了,不知道谁是大王了。
见他这般敏感,朱高炽内心甚悦。
他再次将他扶起。
“你还是和往常一样,将本宫的假消息假情况汇报给徐家让徐辉祖掌握。
不过,这一次你要加一些料。
就说本宫骑马摔倒了,又受了惊,受了凉,加上体现缘故,诸病齐发,太医们都束手无措,如今已经病入膏肓,恐时日不多了。”
听了朱高炽的话。
方如晦吓得立刻又跪倒在地上。
他吓得脸色大变,背后冷汗直冒,不知道怎么了,今天太子殿下搞得他心惊肉跳的。
“殿下,您就别吓微臣了,是不是微臣哪里做的不好,殿下尽管责罚便是,可别和臣开这种玩笑啊!”
朱高炽一改嬉笑的表情。
“本宫的样子,像是在开玩笑吗?
本宫让你如何做,你就如何做便是了。
听说昨晚方大人打牌的时候手气不太好,掉了一张三万?
因此被同僚罚了一局的牌钱,随后你们就散了,还说了些有失体统的话,当知本宫到底还只是太子,捧得太高了,容易被人嫉妒!
至于你掉的三万,也不用找了,本宫已经为你重新打造了一副,到时候带回去吧!”
汗~~
方如晦跪在地上听得一个劲的颤抖。
他当然知道自己无法拒绝太子殿下的命令。
只是,他早就知道太子殿下的手段和特务机构的本领强悍。
没有想到,会是如此强悍。
连他干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都知道。
这要是什么时候多喝了几杯,说错了话。
那......
方如晦越想越觉得后怕。
朱高炽见拿捏地差不多了,也不想过犹不及,当下搀扶起方如晦,郑重肯定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放心,本宫不会亏待你的,谁忠谁奸,本宫心知肚明。
来人,送方大人回府,别忘了把那副本宫亲自雕刻的牌给带上。”
朱高炽恩威并施。
吩咐的时候,还特意强调是亲自动手雕刻的牌。
这让方如晦知道,在太子的心目中,他是十分受宠的,也是值得信任的。
朱高炽的这份心,方如晦能不肝脑涂地吗?
恨不能有机会为朱高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方如晦离开了东宫。
整个回家的过程,都像是神游天外,魂不守舍一样。
都不知道是怎么回去的。
整个人的心态和精神状态都是懵逼的。
回到家中,好一阵休息才算是缓过劲来。
太险了。
太危险了。
今日但凡有一点表现不佳就得人头落地,全家陪葬啊。
想起太子殿下今日的一番话,方如晦无奈地苦笑。
他在太子朱高炽的要求下,一直散播太子不务正业,不论国事,醉心奇技淫巧,沉迷安逸享乐,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实在是一个昏庸之人。
而如今这些话已经出现了效果,朝中的人都相信了太子朱高炽就是这样的人。
可是只有他们这些心腹之人,只有这些在他打造的京畿特区生活的人们才知道。
这位太子是多么的圣明,他的胸怀是多么的宽广,他的每一次政策人们都搞不明白。
可只要老老实实按照他说的去做,那都是造福于后世的事情。
原本人人都逃离的京畿地区,现在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真正的世外桃源,活脱脱的天上人间。
至于那些要阻挡太子殿下实施的人,无论对方的身份地位,都会被太子殿下给除掉。
那些动不动斩草除根,株连九族的刑场,一个个人头落地。
又是那么的血腥和残忍。
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太子殿下那是又敬又怕。
想起这些,方如晦在心里狠狠地下定了决心,永远忠于太子殿下。
“徐辉祖徐大人,实在是对不住了,太子殿下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其余的两位皇子,不堪一比!”
方如晦自言自语地说着。
他已经做出了选择。
选择了自己心目中的真命天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