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家家户户的日子就不好过。
他们住在山里,虽然至于饿死人,可家家户户的人都吃不饱饭。
还好山上有不少野果子什么的,能让他们过这两年。
但今年咋整?
听说,还要交很多公粮。
他们的粮食产量上不去,交了公粮,家家户户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行。”
时念念有莲子在,根本不担心没有足够的莲子。
她转身进屋,倒了杯热水放在孟鹤京身边的小桌上,朝着宋天明招呼道:“哥,谁在这儿,你记得过来喝了。”
没一会儿,又有人来送种子。
孟鹤京就放下手里编织的戏子,给大家伙做登记。
要稻谷种子的人,就写上家里要多少种子。
时念念看着乡亲们拿来的种子数量参差不齐,走过来说:“这种子不多,大家拿多少稻种,我就换多少苗。我不保证产量,你们自己看。莲子要多少,就自己报多少。不够的可以欠着,等到秋收,就要全部都换上,要利息。”
她讲话的时候,还看着在场的众人。
“丑话我说在前面,免得到时候大家不同意。这样,同意的人,就在这后面签字画押。不同意的人,就是你拿多少种子,我给你换多少种子。你们的种子和我的种子比,是我亏着了。大伙要是不愿意,我也不勉强,可以现在就拿着你们的种子回去。”
其他人还没说话,汪德萍不知道啥时候从家里过来的,她站在门口阴阳怪气地说:“她家没粮食,穷得骗你们的种子当粮食,你们还真信她有好种子给你们?”
“你不用来,你拿种子过来,我也不会和你换新种子的。你不用担心自己会挨骗。”时念念讥讽地怼回去。
汪德萍脸上挂不住,撇撇嘴,嫌弃地说:“就是你送到我们家里,跪着求我,我都不用你的破种子。比起你的破种子,我更相信咱们生产队的种子。我们家光宗弄回来的种子更好。”
“你儿子那么厉害,怎么没见你也帮乡亲们也弄点种子回来?”
时念念把汪德萍怼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地瞪她一眼,才憋出一句话:“你以为那种子好得吗?啥也不懂的歪货!”
搅局的人走了,时念念所需要的种子也收集到不少。
她现在就等着大伙的意见。
“我家想要半亩地的水稻苗,再要二十颗莲子。我现在就能拿出几个莲子,也不知道能不能用。这种子只有这么点了。”说话的人是木匠的小儿子张校和,他把半布袋的种子放在桌上表态,“姐,你看看,能给多少就给多少。不够的,我们可以等粮食下来补齐。”
时念念不是坑人的人。
“种子够,不用补。”她拿起莲子看了看,“莲子保存的也好,也不用补。甚至还有多的,你们家要是要两亩地的水稻苗都可以。不过,到时候就得自己来拿苗。”
张校和激动地说:“没问题。这个苗我们肯定自己挖,不用您给我们送。”
“那行。”时念念让孟鹤京在上面写上张校和他们过几天要拿多少种子,她叫张校和过来看清楚,“确认无误,你就在后面签上名字,按个手印。要是我不能履行约定,你可以拿这个去告我。”
时念念这么一说,原本还有点不确定的众人,都有些动心。
再者说,时念念家就在这,她给不上种子,他们能把他们家的房子都给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