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宛宁朝里侧转了转头,“娘,太后已经责罚过她了,您又何必再去太后面前添堵。再说,她也不是什么随便人,她可是大长公主的外孙女,身份贵重,我们如何惹得起。”
张氏嘁了一声,将药碗重重磕下。
“大长公主又如何,她再有权势,再得意,那也是先皇时候的事了。她也不睁眼看看,如今金銮殿上坐着的是谁,寿安宫住着的又是谁?连皇后都要看太后眼色活着,她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更不用说底下的后人了。”
说到这里,张氏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你啊,就是糊涂,太后这两年因为你未能生育的事对你起了怨言,但太子却是一向护着你的。这是在东宫,是太子的地盘,有太子护着你,管他什么大长公主,就算皇后娘娘来了,也得顾及太子给你留几分颜面。”
“许灼华刚入宫的时候,你就该给她一个下马威,好让她瞧瞧,这东宫到底是谁说了算。”
话刚落,陆宛宁便落下泪来。
张氏忙着拿锦帕替她攒泪,“你这是做什么,病里可不兴哭啊,别把眼睛搞坏了。”
陆宛宁从她手里接过帕子,边哭边说,“您不知道,我这副样子不是太子妃害的,我......我在殿下心里已经失宠了。”
昨晚,她一夜难眠,想了许多。
当初,太子护送许灼华回京的说法传得到处都是。
无风不起浪,太子只怕从那个时候就开始骗她了。
怀疑这东西,一旦成立,便会摧枯拉朽,让所有蛛丝马迹都自动串联起来,脑补成一场大戏。
也许,在更早之前。
大长公主或者皇后,就已经将许灼华送到了太子身边。
他们两人在她眼皮子底下,将她当做傻子似的耍得团团转。
亏得她还以为许灼华没有争宠的心思。
原来她早就将太子的恩宠从自己这里夺去了,当然不必再争。
陆宛宁越想越害怕,心里的信念一点点崩塌。
张氏不解,瞪着眼睛看她,“不是那小蹄子从中使坏,太子能冷落你吗?你现在还发什么善心,装什么纯良啊,人家登堂入室,将太子妃的位置从你手里抢走,如今还要把太子抢走,你再不做点什么,以后东宫哪里还有你的位置。”
张氏气得前吁后叹,看陆宛宁哭哭啼啼软弱无能的样子,巴不得自己上场替她解决。
说起来,女儿养成这样,也怪她性子要强,将她保护得太好。
可若非如此,她也不可能在太子身边占着位置,更不可能入得了太后的眼。
“宛儿,”张氏放轻声音,柔声道:“我听喜雨说,你昨晚和太子闹了口角,是不是?”
陆宛宁埋着头,点了点。
“俗话说,夫妻俩床头吵床尾和,都是寻常事,你可别真往心里去了。这男人啊,最爱脸面,你若是肯主动服软,哄一哄,事情就过了。”
陆宛宁扭着肩膀,瓮声道:“娘,昨晚殿下说了,太子妃才是她的正妻,我只是个妾,是奴才,哪里有资格去哄他。”
这句话说出来,仿佛一把刀插在她心上,让她痛得肝肠寸断。
“又说气话了不是。”
张氏笑道:“太子和你多年情分,不可能因为昨晚的小事就当真跟你计较的。从他出生,我就奶着他,我还不清楚嘛,太子面上强硬,可对自己人却心软得很。”
“你就拖着这副身子去,也别多做多说,紧着他在意的事说一说,暖一暖他的心,我保证他会回心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