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结局+番外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王粮曹蔡琰

第22章

发表时间: 2025-04-15

“这个符号的顶部,是不是很像这只飞鸟的头部变形?而它的下半部分,又带着卷曲的云纹特征,这在战国时期楚地的某些器物铭文中,是常用的装饰性笔画。”

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与自信。

我凑过去仔细观察,果然如她所说,那密文符号虽然整体怪异,但拆解开来,似乎真的能找到一些与古老文字或图案对应的元素。

她又拿起另一枚火焰状的令牌,指着上面的一个符号说道:“还有这个,你看它整体的轮廓,像不像一个跪坐的人形,头上还戴着羽冠?这与殷商甲骨文中某些代表‘巫’或‘祭司’的字形,有几分相似。只是……它的线条更加简化和扭曲了。”

她不仅仅是进行简单的形态比对,更是在尝试理解这些符号背后可能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源流。

她时而蹙眉沉思,翻阅着不同的书卷;时而眼前一亮,用炭笔在竹片上飞快地摹写、拆解、重组,试图从那些看似杂乱的笔画中,寻找到一丝熟悉的脉络。

“会不会……这套密文并非单一来源?”她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目光中闪烁着思辨的光芒,“它可能是一种‘杂糅’的产物。设计者或许博通古今文字,从不同的古文字体系、甚至不同的地域文化(如中原、楚地、巴蜀)中,提取、简化、变形了一些元素,再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则组合起来,创造出了一套全新的、外人极难破解的符号系统?”

这个想法让我心中一凛。如果真是这样,那破译的难度将呈指数级上升!因为我们不仅要面对密码本身的逻辑结构,还要面对其背后庞杂的文化源流。

每一个符号,都可能隐藏着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基因”。

“那么,”我问道,“有没有可能,根据这些符号中显露出的某些特征,大致判断出它的‘主体’来源,或者说,受哪个时期的文字影响最大?”

蔡琰沉吟片刻,道:“从目前看到的这些符号来看,似乎……先秦时期,尤其是战国时代的多样化文字特征,以及部分早期道家或巫傩文化中的符印元素,体现得比较明显。隶书的简化和规范化特征,反而不太看得到。”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但这只是初步的印象。或许……还有更深层的、我们尚未发现的规律。比如,会不会某些符号,并非表意,而是表音?就像某些早已失传的、介于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之间的过渡形态?”

她的话语,如同在黑暗中不断投下的探路石,为我们指引着可能的方向,也揭示着前路的崎岖。

看着她沉浸在古文字世界中那专注而动人的侧影,我不禁心生敬佩。她的智慧,不仅仅在于博闻强记,更在于那种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灵性与洞察力。

若非有她在这古文字学的领域为我披荆斩棘,单凭我那些数理逻辑,恐怕早已在这天书般的密文面前束手无策。

虽然古文字学的探索,也未能立刻找到破解密文的钥匙,但蔡琰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参照。

她指出了密文可能的来源和特征,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了更古老、更多元的文化领域。

这就像是在绘制一幅巨大的藏宝图,数学分析勾勒出了大致的轮廓和坐标,而古文字学的探索,则开始为这幅地图填充上山川、河流、以及那些可能隐藏着宝藏的古老遗迹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