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与我母女两人正聊的兴起时,一小奴才跑来传话。
“皇后娘娘席面已经做好,可以前去了。”
皇后见时候真是不早了,便抚了抚凤冠说:“看我实在喜欢静书,竟忘了还有席面呢,走吧,咱们且去瞧瞧。”
说罢,皇后又牵起我的手。
我在心里暗暗忖量,方才那奴才传的居然不是我庶姐的消息。
事情有变故,难道庶姐也重生了?
来到席面上觥筹交错,杯酒言欢。
今日就这么平淡的过去了。
我问母亲:“庶姐不是跟过来了吗?”
母亲在我耳边悄悄说:“是来了,又走了,不知道她搞得什么鬼名堂,要不是看在她小娘是个谨小慎微的。”
原来是回府了,真难为她面对着富丽奢华的皇宫大殿还要悻悻地滚回家去。
庶姐的亲娘赵小娘本就是我母亲娘家的远房表亲。
一个落寞许久的贵族,本是与我们三杆子都打不着的关系。
至于为何能嫁入我家,听我母亲说是我爹与我娘归宁时看上的。
当时赵家的人极力撮合两人。
赵小娘在家中受人欺负惯了。
嫁进府时还当场给我娘磕了三个响头。
我娘是将府长女,是下嫁,许多事我爹还得看我娘的眼色。
能看上赵小娘想来是心里不平衡吧。
回府后,我娘尽兴地灌了三杯酒:“官人,静书与太子的事,我看是成了。”
我爹也高兴,通传小厮只要有上面来的人来一定要好生招待。
又转头看了看我娘的脸色,客气道:“静书的婚事看样子是八九不离十了,你看咱们静娴?”
我娘放下酒杯说道:“你放心,看在赵小娘侍奉多年的面子上,人家差不了。”
“我知道你对孩子好,我已经找好人家了。”
“什么人家?”
我娘疑惑道。
父亲向来不管这些事的。
我在一旁隐约猜出是哪家的公子了。
只听父亲道:“吴家,吴光正。”
“什么?
他家是与我家有婚约,但现在他家都没落了,那吴光正不学无术整日住在破庙里,你敢把孩子嫁给他?”
我母亲不可置信地看着我爹。
毕竟在平时庶姐想要什么我爹就给什么的。
我爹见我娘不相信,便装出一副清高自傲的样子来。
“做人要讲求诚信,不可居高自傲。”
这些是我庶姐说的吧,我抿了一口茶,庶姐肯定是下了大功夫的。
我看着我娘还在据理力争,有些黯然神伤。
上一世我娘与我讲了一辈子的庶子不易,到头来还是被我庶姐害死了。
母亲总说赵小娘是个苦命的人,有了儿子第二天就送给我娘养了。
平日里见到谁都是低声下气的不争不抢的样子。
但其实她才是最聪明的人吧。
我娘最后还是同意了庶姐嫁给吴光正。
只要不碍着亲女儿的道,也不管秦静娴怎么作妖。
今后几天各院都为着我和庶姐的婚事忙活。
三日后,宫里真的来人了,来的是皇后身边的李公公。
我和爹娘接旨,十日后大婚。
我在上一世还纳闷,为什么太子会这么快结婚。
心里隐隐约约觉得有什么事在瞒着我。
我爹决定让我与庶姐同日成婚,为的是给嫁入吴家的庶姐再添点喜气。
这几日赵小娘还在劝庶姐:“吴家早就不行了,娘不求你能嫁给什么皇上太子,嫁个书生娘都高兴,可是……静娴,你之前说一切都会好的,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赵小娘每每问到此处都被庶姐搪塞过去。
十日之后便是大婚。
吉日良辰,洞房花烛。
我也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太子。
剑眉入鬓,眸若星辰,面如冠玉,琼林玉树。
我想不动情都难。
婚后我与太子相敬如宾,他与我谈论诗词歌赋,我与他讲治国理政。
他说:“没想到藏在深闺的姑娘也能说出十分的道理来,看来我之前的那些风花雪月是用错了。”
婚后归宁,太子因为国事耽误了,我便先出发前往秦府。
到了家门口边见到一辆停在路边的木头马车。
看来庶姐又比我快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