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家的,在家吗?赶紧的,天大的好事!”
爽朗的女声由远及近,申雪走到厨房门口探头看的功夫,来人已经进了大门,走到了院子中央。
这年头,自来熟,没有敲门等待的习惯,理解。
“哎呦稀客,秋琴嫂子来了,快进屋。
雪儿,愣着干啥,赶紧给你秋琴婶冲一大碗红糖水来。”
郭小霞一见是十里八村有口皆碑的李媒婆,脸上立马笑开了花,快跑上前,一把挽住女人的胳膊,亲亲热热将人往堂屋里领。
申父听到动静,也迎出来打招呼。
“秋琴嫂子来了,吃过了吗,要不让雪丫头给您下碗面条?”
“不用不用,我吃饱了才来的。你家雪丫头可是有大造化了。”
“啥造化不造化的,能嫁个明理的人家就烧高香了!
走 秋琴嫂子,咱们进屋说。”
申雪仔细扒拉了下原主的相关记忆。
今天上门说亲的有好几个,原主害羞一直躲在屋里没见人,对于具体情况,知道的不是很清楚。
傍晚吃过饭,申父将她喊进堂屋谈话。
开门见山,只说路新策高中毕业,23岁,当兵没几年就混上了副连长,前途无量,熬个几年,铁定能随军。
一嫁过去就自个开火,又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路家心有顾忌,肯定不敢太过磋磨于她。
婚后,有家里帮衬,日子也好过。
是所有人选里最好的……
原主听了父亲的一通分析,也觉得路新策确实不错。于是就答应了与路新策的亲事。
等月底路新策带着批好的结婚报告回家探亲,两人见一面觉得还行,第二天就去县里领了结婚证。
只不过,人性是自私的。
父母苦哈哈的,为人子女却过的悠闲富贵有滋有味,距离近对比太明显,自然就招人嫉恨。
流言蜚语,挑拨是非。
申父申母和家里的弟弟妹妹都是俗人,心里自然而然就生了别的想法。
有钱有闲,心软手松的原主,接连生了两个女儿之后,在周围人的裹挟之下,就这么成了女主口中自己孩子不疼、重男轻女、一心补贴娘家的极品大嫂。
书中原主死后,申父打着为四个外孙着想的名义,想将新寡的三女儿申云嫁给路新策。
军校学习深造后,正式升任副营长,有了更好选择的路新策自然不可能同意。
两家谈不拢,脾气一上来,直接在原主的灵堂上,打起了群架。
葬礼变闹剧,真心死了都不安心。
最终,路新策给了申父300块钱,两家正式断亲。
而后,绑定了赶海系统的女主,抓住机会果断毛遂自荐,卖掉工作去海岛帮哥哥带孩子。
这样那样一番折腾,嫁给了背景深厚的特种兵王不说,还顺带助攻自家哥哥娶了大学生嫂子。一大家子和和美美大结局。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感同身受,本身就是个悖论。
原主都转世投胎去了,因果已了,所有行为,她这个后世之人,最基本的尊重,便是不做评价。
当下,遵从本心,做自己就好。
反正,她是绝对不会嫁在本村的。
远香近臭,亘古不变的真理。
申父想拿她换100块钱和一辆自行车。
男方求娶她,则是想赶在夏收前结婚,好申请宅基地及分地。
至于,条件相对较好的军官为什么会找上来。
谁让1980年国家修订了《婚姻法》了呢。
直接将男女双方的法定结婚年龄都提高了两岁。
乡下人却还是旧日观念。
十六七岁定亲,十八九岁办婚礼,到了年龄再去领结婚证。
多方因素相加,年龄合适长得漂亮的原身(主要是皮肤白),在相亲市场上,再次成为了香饽饽。
赤裸裸权衡利弊下的交易。
申父申母没有趁机坐地起价,名声180°大反转,成了良心父母疼爱闺女的绝佳代表。
却也为原主的凄凉离世埋下了伏笔。
不管申父申母如此行事的初衷是什么,如今,她作为当事人,害羞、躲?不可能的,她得最大程度的争取主动权。
手脚麻利地冲了浓浓一碗红糖水,大大方方端进堂屋。
“这就是申雪吧,长得可真漂亮。
申雪,江寒,连名字都是那么的有缘份,合该是一家人。”
待申雪放下碗,李秋琴一把抓住白嫩的手,将人拉到身旁坐下。